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胜战与指挥人才

——读《前线》有感(四)


■周东风

新年伊始,《解放军报》连续刊发了根据苏联话剧《前线》改编的故事,引导广大指战员把目光投向“前线”,透过远去的硝烟找准今天的定位,审视明天的战争,其意义远远超出话剧的本身。

《前线》所展现的戈尔洛夫与欧格涅夫的矛盾冲突,实质上是两代指挥员在作战指挥知见上的冲突,揭示了以机械化作战为特征的现代战争对指挥员知见的本质要求。

知见,是对事物的认知和见地。正知见,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内在要求。戈尔洛夫是功勋卓著的老资格指挥员,但他缺乏指挥现代作战的正知见,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刚愎自用,停滞、僵化、陈旧的观念,早已不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实施作战指挥也完全脱离了战场实际。欧格涅夫是在苏德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将领,但他懂得现代作战、了知战场情态、敢于担当负责、善于驾驭现代战争,具有与现代战争相契合的正知正见。在实战检验中,胜利的天平自然倾向了欧格涅夫一方。也正是有了欧格涅夫这样深具正知见的指挥员,才挽救了败势,扭转了战局。这就深刻启示我们,指挥员的知见关乎战争胜负,培养造就大批具有正知见的指挥员意义尤为重大。

兵为打仗而养,将为战胜而用。然而,将兵者的正知见绝非凭空而来,它植根在正确的价值追求里,孕育于高尚的品格中,伴随着时代的呼唤和实践的磨砺而生发。

将兵者,必须具有不惜用命、舍身报国的无私情怀,不懈追求、舍旧图新的探索精神,不避艰危、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必须涵养“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的忠魂浩气;必须砥砺“思战习武,研战专武,胜战精武”的“将格”,效伏波驰骋沙场、毋须马革裹尸还,似关羽千里单骑、豪气胆识薄云天,学岳飞壮怀激烈、挥师保家国,如去病封狼居胥、弘不世之功。这些,都是胜战之要,都是培植为将者正知见的题中应有之义。

将者,国之辅。为将者不断确立和强化正知见,是职责所使、使命所系、胜战所需,须身体力行、久久为功。

(作者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原政委)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