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文韬·兵道》中讲到:“凡兵之道,莫过乎一。”其大意就是:大凡用兵的原则,没有比统一指挥权更重要的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战场地域的延伸、专职将帅的出现,“将权贵一”的机断处置和统一指挥受到世界各国军队的普遍重视,逐渐成为战争制胜的法则之一。
而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爆发海湾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进行作战准备建立作战指挥机构时发生了奇怪的一幕——在美军施瓦茨科普夫上将被任命为中央总部司令后不久,沙特防空军司令哈立德中将被任命为联合部队司令部司令。前者对进入战区的所有美军部队实施作战指挥,并对除法国外的英国等非伊斯兰国家的参战部队实施作战控制;后者负责指挥和控制所有伊斯兰国家的参战部队。两个指挥体系各成一套,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
这两个地位平等、功能相当的司令部,表面上偏离了统一指挥权的“正轨”,实际上形散而神不散,充分体现了“将权贵一”的精妙。
两个平行司令部的设立着眼于系统决策指挥的顺畅,发挥了整体作战力量的优势。参加反伊联盟的44个国家中有38个在海湾地区部署了陆海空军部队,除美军外其他国家派出部队总人数达20多万。由于多国部队成分复杂,语言、文化、作战思想和作战方法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强行在战役层面进行力量编配,并不利于战斗力的发挥。两个平行司令部的成立,对这些部队实施了有效指挥和控制,简化了作战决策程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整体作战力量的优势。这恰恰体现了“将权贵一”法则的基本出发点——在顺畅的系统结构中统一指挥所属各部力量。
两个平行司令部并不“平行”,灵活运用了统一指挥权。两个司令部指挥上各不隶属,但他们之间关系并不完全平等。由于美军在反伊军事联盟的领头作用,其在战争进程中依然“唱主角”。“联军协调、通信与统一中心”在两个平行司令部之间充当“中间人”角色。该中心一开始隶属于中央总部陆军司令部,随着战争准备的不断深入,该中心很快扩编,并分设陆军、空军、海军、后勤、特种作战和情报等部门科室,成为保证联盟部队联合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桥梁”。这体现了“将权贵一”法则作战中对集中有效决策实质的追求,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一统。
两个平行司令部的设立使联军行动决策紧贴战场实际,确保作战制胜。战场情况的变化,在于“呼吸之间”,如果“锋镝交于原野,而决策于九重之中”,就会贻误战机,影响战局走势。在“沙漠风暴”空袭行动期间,伊军为扭转被动局面迫使联军尽早进行了地面交战,率先攻占了沙特东北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海夫吉小镇。施瓦茨科普夫的中央总部当时还正在执行既定的空袭作战计划,哈立德临机决策立即展开兵力部署,为最终顺利收复海夫吉赢得有利态势,其作战胜利也极大地鼓舞了阿拉伯部队士气。这体现了“将权贵一”法则最终目的——因情临机决断,夺取作战胜利。
上图:海湾战争中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