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系列谈之二
●“看”的形式主义,表现在基层,但根子在机关、在领导。特别是在检查调研方面,要正确地“看”,透过现象看本质,查出实情、研出实效,坚决不让形式主义有存在的市场
下基层检查调研,“看什么、怎么看”既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一个作风问题。
近几年,随着反“四风”力度持续加大,不良作风得到有效遏制,然而形式主义因具有欺骗性和顽固性,在一些单位仍有存在,一定程度表现在“看”上:有的基层调研热衷于看“门面”和“窗口”,走的是“精心设计”的路线,查阅的是“精心准备”的材料,看到的是“精心布置”的场景,见到的是“严格挑选”的对象,“现场”成了“秀场”;有的检查考核习惯于看材料、查登记、翻笔记,把“痕迹”当“政绩”;有的推动工作满足于层层签订“责任状”“承诺书”,对具体的工作落实、工作进度,既不回头看也不跟踪问,把“责任状”当“免责单”……“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级注重看什么,具有鲜明的示范和导向。领导喜欢表面的“好看”,下级就会展现形式上的“美观”,从而导致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甚至为了让原本“不好看”的实战化演习演练变得“好看”,而把大量精力耗费在推材料、编脚本、做PPT上。
“看”的形式主义,表现在基层,但根子在机关、在领导。究其根源不外有四:一是好大喜功,看喜不看忧。抓工作急功近利,想要立竿见影,工作刚布置、任务才下达,就要看进展、报经验,谈收获、讲体会。看到成绩喜笑颜开,见到问题讳疾忌医,希望自己负责的“一亩三分地”成绩斐然、形势大好、前景光明。二是作风漂浮,看表不看里。思想上懒惰、行为上懒散,下部队检查调研,会场进得多,现场去得少,去了现场也是走过场,当旁观者,做局外人。或把到基层调研当“秀场”,收集问题、征求意见轰轰烈烈,回去之后悄无声息、没了下文。三是责任感缺失,看破不说破。或存在好人主义思想,怕得罪人,处理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通报问题不痛不痒;或动机不纯,不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为出发点,而把问题当成拿捏人家的把柄。四是政绩观错位,看上不看下。只看领导满不满意,不管官兵乐不乐意,只看领导关不关注,不管战训急不急需,“领导不来,没人理睬,领导一到,变得重要,领导一讲,层层都讲”。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一旦善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者受重视、被重用,就会为形式主义铺平道路。如若形式主义盛行,不仅疏离官兵关系,破坏政治生态,更滋生腐败土壤,削弱部队战斗力,所以必须提高警惕,下大力纠治。特别是在检查调研方面,要正确地“看”,透过现象看本质,查出实情、研出实效,坚决不让形式主义有存在的市场。
坚持眼睛向内看。“己不正,焉能正人”。纠治形式主义,“手电筒”不能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自身做起,自觉把自己摆进去,坚持刀口向内,勇于直面问题,敢于亮短揭丑,思想上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工作上,查一查有没有凭长官意志办事,下达不切实际的任务,提不切实际的要求,从而导致基层任务安排过满、时间要求过急、工作目标过高、基层负担过重、下级压力过大的问题;看一看有没有因机关统筹不好,给基层造成临时性工作多、考核检查多、背记内容多、参加会议多、各种登记多等新“五多”问题。只有摆正自己,才能正本清源。
坚持眼睛向下看。搞形式主义者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唯上不唯实。一些领导和机关容易被“响亮的口号”“漂亮的展板”“精美的材料”蒙蔽双眼。因此,面对越是光鲜亮丽的“景色”,越要保持警觉。尽量通过不打招呼、不事先要求,直插现场、直奔一线的检查方法,了解实事、掌握实情。也可采取蹲点调研、跟班工作等方式,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到战训一线,融入到普通官兵,查真情、听真话、交真心,多问问官兵们真正需要什么,部队建设存在哪些矛盾困难,战斗力生成的瓶颈短板在哪里。真心实意地问需于官兵、问计于官兵,才能不为“形式”遮望眼。
坚持聚焦问题看。短板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正所谓,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找不得了。缺乏问题意识,不从问题着手,其结果必然导致作秀多、做事少,甚至以翻新的形式主义代替旧有的形式主义。因此,看到成绩、亮点的同时,应更加聚焦短板、弱点,着力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推动部队建设健康发展。
站在强军事业新起点上,各级领导和机关应带着清醒的头脑和务实的眼光深入基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担当作为、务实尽责,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