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快乐广角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打造新的“快乐阵地”


■史建民

我是一名基层带兵人,一名每天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的政治指导员。入职之初,一位老政工就指点我:要想官兵干劲足,快乐向上的连队生活必不可少。

是的,“快乐”二字,在火热军营太重要了。如果官兵能在严格的管理、高强度的训练和快节奏的部队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就会持续迸发出活力,就能岗位建功。

但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带兵人无奈地发现,休息日里篮球场上矫健的身影不见了;俱乐部里“豪迈”的歌声消失了……比起传统的军营娱乐活动,“指尖生活”“微信沟通”“手游竞技”似乎更加受到青睐。

军营生活,快乐的源泉是什么?近日,我向身边的战友发放了一份问卷,发现93%的战友认为和大家共同生活相处、一起娱乐吃苦、实现个人价值,才是军营中快乐的源泉所在。对于“如何丰富假日生活”的问题,“多组织有创意、有趣味的活动”“多组织能全员参与的活动”是很多战友的心声。

不得不承认,身处信息化时代,战士们业余时间也需要“触网”、也需要智能手机。他们通过视频聊天见一见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一解思乡之苦;透过“朋友圈”看一看在地方上的老朋友,找找与他们成长的差异;借助网络转一转军营外的世界,开拓视野……

然而,手机并不是战士们的“心灵栖息地”。正如有的战士所言,“假日一直玩手机真没意思”。日常,经过一段高强度训练生活的洗礼,他们无不需要一份接地气、有温度的精神大餐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如果我们不主动为战士提供优于虚拟世界的“心灵栖息地”,必然导致他们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掌上方寸”之间。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单位的假日文娱活动并不能满足新时代官兵的精神需求。有的形式缺乏创新,总跳不出拔河、跳绳、看电影等传统样式;有的内容过于枯燥,要么我演你看,要么你唱我听,吸引不了眼球;有的缺乏参与性,虽是文娱活动,但更像是文艺骨干的才艺比拼,让更多战友陷入“一直都是拉拉队,从未登台亮过相”的怪圈,诸如此类“快乐因子”并不浓郁的娱乐方式怎能吸引大家?

争夺“快乐阵地”,首在争夺兵心。组织娱乐活动要认真倾听战士们的心声,贴近他们的兴趣,以此入手策划开展适合军营的文娱活动。比如,有不少战士喜欢玩“吃鸡”游戏,其中所需战术、技能大都是军人战场杀敌的必备本领,我们在课余时间就可以另辟蹊径借鉴游戏模式,将战场救护、模拟射击、按图行进等环节设计成现实版的“绝地求生”。这样有新意的娱乐活动,既能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还能锻炼体魄,军味十足。

与其说我们的“快乐阵地”被手机夺走了,不如说是当下能跟上时代、紧贴基层、适应官兵需求的文娱活动有些匮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