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是全人类的根基,感谢中国军队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请继续推进你们在全球展开的正义事业!”
“我们将继续亲如兄弟!”
……
一行行饱含真情的留言,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图片,一个个不同肤色的观众,相互交融,震撼人心。
连日来,“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主题展览在非盟总部受到广泛关注。这是非盟域外伙伴方首次在非盟总部举办主题展览,也是中国军方首次在非洲多边舞台开展重大国际传播活动,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军队对非洲和平与安全事业的支持与贡献。
这里,展示着中国守望和平的丰碑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地标性建筑——象征中非团结友谊、高水平合作的非盟会议中心,一楼大厅中以“和平蓝”为主色调的17块巨幅展板形成一条“中国走廊”,与大厅内充满非洲风情的棕榈树造型交相辉映,成为一道动人的风景。
“对我来说,观看展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得以在短时间内了解中国军队多年来为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到挪威驻非盟使团工作不足半年的哈肯仔细端详每一块展板,不时驻足拍照。
开展以来,非盟总部官员、非盟成员国使节及军事代表、非洲常备军及非洲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代表,联合国、北约等国际组织官员,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挪威、瑞典、巴基斯坦、古巴、阿根廷、墨西哥等非盟域外伙伴方的人员纷纷来到展览现场,徜徉于由60余幅图片和1个短视频组成的“浓缩时光”里。
自1990年以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维和官兵累计新建、修复道路1万余公里;排除地雷及各类爆炸物1万余枚;接诊病患超过20万人次;运送各类物资器材135万吨,运输总里程达1300万公里……
展板无声,却深深震撼着观众的心灵——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画面无语,却久久印刻在观众的脑海——中国不断为世界和平注入正能量。
“在许多国家收缩撤退之际,中国在国际和平与安全中的作用却日渐提升并愈加明显。此次展览本身,以及中国在各项和平行动中正发挥着更大作用,再次证明中国正继续加强这种参与。”非盟委员会代表坎布齐说。
“这个展览内容十分丰富。感谢中国军队在和平事业中作出卓越贡献,希望中国未来能举办更多此类活动,让中国理念成为更多国家的借鉴。”非洲常备军参谋长兼非盟和平与安全委员首席军事顾问穆戈巴少将说。
这里,浸润着中国军人温暖的力量
展览开始前,全体出席开幕式人员为埃航空难和新西兰枪击事件中的遇难者默哀一分钟。
现场庄严肃穆,让人心生一种特别的情怀。这是一种关爱生命、呵护安宁的大爱,在展览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这种情怀。
2013年,中国向马里派出首批维和部队,其中警卫分队是中国派出的首支维和安全分队。2015年,中国向南苏丹派出一支700人的维和步兵营,这是中国军队首次成建制派出维和步兵营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17年,中国向苏丹达尔富尔派出首批维和直升机分队,为联合国在该地区的维和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持。
几天来,前来参观展览的观众或在一张张图片前驻足,或用相机、手机拍下印象深刻的照片,或是用笔不停地记下照片的说明文字。一个主题展览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观众?“因为这里记录着中国对世界维和事业的突出贡献,呈现着一代代中国维和官兵最值得骄傲的岁月。一个个中国维和军人,就是一张张生动的‘中国名片’!”曾参加过维和任务的驻埃塞俄比亚武官赵宝如是说。
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其中16项是在非洲地区。参加维和行动29年来,13名中国军人牺牲在维和一线,其中8人牺牲在非洲。目前,2074名中国军人正在非洲执行维和任务,占中国海外维和官兵总数的83%。
“事实证明,中国已成为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特别是近20年以来,中国在所有领域,包括和平与安全领域,向非洲提供了关键支持,中国是值得学习的合作伙伴典范,可以成为与非洲交往的榜样。当前国际体系面临巨大压力,多边主义受到威胁,我们有责任竭尽所能保护多边体系。我们认为,非盟与中国的伙伴关系,是维护国际体系所不可或缺的。”面对出席开幕式的各国人员,坎布齐坦言。
这里,书写着中非携手合作的诗篇
携手多年,非洲的大山大河见证中非命运共同体镌刻下的岁月年轮。从被誉为友谊之路的坦赞铁路,到新时期友好象征的非盟大厦建筑群;从助力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到解决当地民众实际生活困难和需求的乡村水井、医院、学校和体育场,中国的“暖力量”遍布非洲大陆。从某种意义上说,展览的成功举办,亦是中非命运与共的缩影。
展览仿佛打开了一扇时光的窗口,带着观众重温那些弥足珍贵的记忆。
展览中,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现场照片引发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和热议。
“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振奋全场。
台下,我军50名维和官兵代表光荣地参加了这次论坛开幕式,格外引人注目。这充分证明,中国蓝盔与非洲人民心手相牵。
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中国医疗队第一时间奔赴疫区,被誉为“最美逆行者”;一名塞内加尔母亲给孩子取名“中国”,铭记中国医生当年的救命之恩;为感谢中国维和官兵穿越120公里荒漠为当地装上了大型储供水系统,苏丹东达尔富尔州的一个部落所在地改名“中国村”……
一张图片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展示一份成就,一份成就见证一段历史。从维和到救灾,从医疗援助到兴建学校,从泽润生命的水井到联通世界的卫星电视……高效及时的救援、惠及民生的工程,是中国军人与非洲兄弟手挽手的笃定、心与心的共鸣。
“我们带着中国军队的和平理想,带着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深情厚谊,带着中国梦对接非洲梦的美好愿景,漂洋过海而来。”解放军国际传播代表团成员潘庆华说。
“中国是我们肝胆相照的‘全天候朋友’。我们完全清楚,谁为非洲做了实实在在的好事。”非盟委员会官员布兰达表示。这是由衷的感慨,也是非洲人民发自内心的真诚告白。
中国和非洲,远隔重洋的两个古老文明,在阳光灿烂的亚的斯亚贝巴,又一次亲切友好地握手。
回望历史,共向未来。
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四抵非洲,一条横跨万里的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两个大陆古老灿烂的文明。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紧紧相连。
在展览即将结束之际,在相距万里之遥的祖国,中国第7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已在陆军某集团军组建完毕,铿锵有力的出征誓言回荡在春天的军营。展览中频频被观众提及的“维和英雄”申亮亮就是这个集团军维和官兵中的杰出代表。
此时,官兵正结合任务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两个月后,他们将为美好的和平愿景出征,为建设团结、和平、繁荣的非洲,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亚的斯亚贝巴3月20日电)
上图:中国驻非盟使团临时代办陈绪峰与非盟委员会代表坎布齐观看展览。本报记者 孙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