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刘中春,是新疆军区某装甲团坦克七连一名坦克驾驶员。
部队把三等功喜报寄给家乡人武部后,刘中春很快打报告探家,盼望能亲眼见证喜报进家门的过程。
结果年都过完了,他和家人也没等到敲锣打鼓送喜报的队伍,只接到了一个电话通知:请到人武部,领回刘中春同志的喜报。
于是,他只能自己去把喜报取了回来。
“这跟网购时从快递小哥那里取包裹有啥两样?”说起这段经历,刘中春忍不住抱怨。
这个三等功,是他在部队机动演习任务中,实打实拼来的。“早知如此,还不如直接从部队把喜报带回家。”
朱德同志有句名言:“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立功喜报是军人创立功勋的证明。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渴望荣誉,都希望家人分享自己的荣光。
一张小小的喜报,背后是官兵们为精武强军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热血青年从军报国的梦想,寄托着军人与家乡父老共享荣光的期盼。
早年间,立功喜报都是由所在部队转给立功人员家庭所在地政府,再由人武部或民政部门热热闹闹地送到立功人员家中。
很多老兵都很怀念当年的那个场景:政府工作人员和父老乡亲敲锣打鼓把喜报送到家。
这个“喜”本就应该“报”出满满的“仪式感”,让军属们真正分享官兵的荣光。
同样一张喜报,不同的送达方式,效果大不一样:敲锣打鼓送到家,军人、军属甚至整个村镇、整个家族都感到无上荣光;通知军属自己到人武部取回家,像收快递一样悄无声息,军人和军属都会心生憾意。
荣誉,只有被更多人认可尊重,才能彰显其价值意义,才能鼓励更多官兵崇尚荣誉、珍视荣誉。
不论是敲锣打鼓地把喜报送到家,还是大张旗鼓地让功臣走上家乡电视台,这些“仪式感”满满的画面所激发出来的荣光,属于官兵和军属们,更在无形中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巩固了国防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