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3月6日 星期三 晴

我的“完美”掩体不完美


■第74集团军某旅中士  陈 帅

今天营里决定聘任我为全营单兵战术课目的考核员,看着手里红艳艳的聘书,再对比一周前考核表上鲜红的“不合格”,内心不免一番感叹。

那天,全营组织单兵课目示范,我与同年兵刘彬同台,既是展示也是比拼。别的课目不敢保证,掩体构筑可是我的“拿手活”,那标准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任谁都得赞上一句“完美!”

为了能在全营面前露脸,我一边温习教材,一边场地踩点,做足了准备。示范当天的发挥也达到了预期,整个作业堪称“完美”,甚至一点浮土都没有。

然而,评分席却大跌眼镜地给出了“不合格”的评定。哪能受得了这委屈,我当场便提出了“上诉”。

“观察员报告,右前方小股敌人向阵地摸进!”没有解释,只听评分组的刘参谋当场下达了一组战术口令,我立马跃入掩体,调整射击方向。尴尬的一幕出现了:教材规范掩体长1.7米,而我身高一米七八,此时脚还在掩体外侧;由于我的肩比较宽,左右手肘皆抵在了掩体两侧,射击角度本应有30度,现在连轻微转动都费力。

没等刘参谋开口,我就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再看刘彬也是同样的局促,我俩同时羞红了脸。

“练兵备战岂能照搬照抄教材,这个掩体对照教材标准可以说很完美,但唯独与你们个人实际不贴合,这在战场上是要丢性命的。”

一席话,让我想通了很多。以前我的老班长每次组织训练都会把训练中火炮运行数据记录下来详细分析,我不理解就问班长缘由,他说,每一门炮都不一样,哪能全按书上来。现在想来,火炮每个参数的变化都在他心里装着,难怪他操纵几十吨重的“铁家伙”如臂使指一样灵活。

唯书不唯实,何当胜战兵。回到连队后,我痛定思痛,决心要把各项体能、技能都细细地梳理一遍,查找整改自身应考不应战的习惯。下一次,我一定要制作一个真正“完美”的掩体!

(王涵、覃金海推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