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列兵的突击


■向 勇 邢鸿剑

白雪覆盖原野,风冷如刀。

第78集团军某特战旅驻地附近,一声枪响过后,松树旁的“小雪包”冒出一股红烟。

“原来在那!”演习导调员惊呼,“这伪装真是逼真。”

这是一场狙击手与狙击手之间的较量。在观察手“牺牲”的情况下,狙击手陈珂欣冷静处置突发情况,利用有利地形巧妙伪装,不仅骗过了导调员,更骗过了红方狙击手和观察手。

一周前还对伪装一窍不通的陈珂欣,经过数十小时的训练,终于成为伪装和侦观高手。正是凭着这种精益求精的钻劲儿,他以列兵的身份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

陈珂欣从小就有一个迷彩梦。淘气的他在学校就是出了名的“熊孩子”,可每当电视荧幕上出现迷彩服和“许三多”憨厚而坚定的眼神时,他不再“熊”了。

2016年,中专毕业的他参了军。当接兵干部询问有没有人愿意到特种部队服役时,电视剧《我是特种兵》里面“何晨光”的飒爽英姿在陈珂欣的脑海里闪过。

“有!”嘴比大脑的反应还快。

“当特种兵的话,要吃很多苦的。你再好好想想,自己能不能吃苦。去其他单位的话,能够相对轻松一点。”“我不怕吃苦!就要去特战旅!”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异常残酷。平时注重体育锻炼的他,5公里前半程还能勉强跟上老班长的步伐,后半程却累得两腿直打颤,怎么也跑不动了;在家里天天握笔敲键盘的细嫩手指经过两轮攀登训练就磨掉一大块皮;跨越400米障碍高墙翻不过去,深坑爬不上来……

“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会努力训练的。”陈珂欣像个犯错误的孩子来到连长办公室,请连长把自己分配到特战营。但是新兵下连是严格按考核成绩分配的,连长也爱莫能助。

“去侦察营吧。侦察兵可是特种兵的鼻祖。你在侦察营努力训练,明年还有机会。”连长的话在陈珂欣的心中扎下根。

玩命训练的日子里,陈珂欣不断思考,触类旁通。不仅攀登、格斗等课目样样优秀,而且精通各种轻武器射击,尤其是手枪、步枪,练就了百步穿杨的功夫。

过硬的军事素质让陈珂欣在旅里的“新兵圈”名噪一时,特战分队的领导也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知道,自己和目标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我要成为特战队员!”这句话一直萦绕在陈珂欣的心头。

“不能进入特战分队,我就先自己学习特战知识。”陈珂欣对特种兵的渴望已经超过身边的战友。他从特战分队借来特种作战教材,利用课余时间,钻进连队的学习室里刻苦研读。

他还用津贴购买并研读了《狙击手作战指南》《单兵作战指南》《全球特种部队反恐作战指南》等十余本关于特种作战的图书。每逢休息时间,他都要找从特战分队调动过来的班长付兆东交流特种作战的相关知识。“有很多时候,珂欣比我这个当了几年的特战队员都了解特战技术。”付兆东经常这样调侃。

“连长,我可不可以参加今年的伞降训练?”“连长,我可不可以参加今年的狙击手集训?”“连长……”分配到侦察营的几个月里,陈珂欣成了连长办公室的“常客”。

一听说营里要选拔训练尖子和特战分队的官兵一起参加比武,陈珂欣就来了精神。为调整到最佳状态,每天休息时间他自己背着沙袋加练,晚上把“三个一百”调整为“三个二百”……腿跑肿了,他就绑上绷带继续跑;手被单杠磨破皮了,他就找一块纱布垫着继续练。

2016年隆冬的一个周末下午,鹅毛大雪,营区跑道上只有一条狭窄的、用床板推出来的小路。路上只有一个身影,前倾着身子,身后拖着直径近一米的轮胎。没错,那就是陈珂欣。

陈珂欣身上的作训服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防寒靴上面还冒着热气。

“干嘛这么拼?”同届战友金彬从超市回来看到陈珂欣宛如一个雪人。

“我要去比武!”陈珂欣脚下一滑,一头栽进了雪堆。拉下防寒面罩,面罩上面的哈气早已凝结成冰花,“我一定要去比武!”

虽然最终没有取得好成绩,这却让陈珂欣看清了自己和特战精兵的现实差距。让他更加清楚自己应该怎样提高自己,向特战队员的标准更进一步。

“机会终于来了!”2017年初,当听到旅里组织备战“国际军事竞赛-2017”狙击边界比武选拔时,陈珂欣第一个写下了申请。由于半年来超大训练量积累,在报名参加选拔的选手中他因体能基础好、射击水平较高,第一轮选拔中就成为唯一“突围”的列兵。

在集训队的日子里,他给自己制定的超大体能训练量常常透支他的体力,有时候累得在熟睡中大喊“疼”。室友听得直心疼,经常劝他给自己放放松,陈珂欣却只是天真地笑了笑,继续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作为集训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班长们都叫他“小孩”。郭九江是全旅出名的狙击手,曾在很多狙击比武中获得奖项。陈珂欣凭着自己年龄小资历浅的“资本”,天天缠着射击水平高超的郭九江,让他给自己讲讲打狙击枪的技巧。

“九江大哥,能不能给我讲讲你当时是怎么练习据枪瞄准的?”“九江大哥,给我讲讲你比赛失误的时候是怎么调整心态的?”“九江大哥……”几天的软磨硬泡下来,郭九江终于败下阵来。

陈珂欣开始和狙击枪交起了朋友。据枪、瞄准、击发,从动作定型定位到一气呵成;打出的每一发子弹他都倍加珍惜,为每一发子弹建立一份“档案”,有空总要研究研究“档案”里的参数;记事本密密麻麻记载着他每天的射击心得,也见证着他逐梦路上的成长进步。

2017年8月,哈萨克斯坦“狙击进攻”赛场上,风速已达5米/秒。这样恶劣的天候,对于本次比赛规则中规定的5发子弹、3个不同距离的目标,的确是一大挑战。最后出场的陈珂欣泰然自若,判定目标、测算风速、排除虚光、修正偏差,“砰!”一声枪响,目标靶应声倒下。

“中啦!陈珂欣命中目标啦!”所有人看到了希望。就在这时,风速不断加大,吹得陈珂欣无法完全睁开眼睛,不停地流眼泪,眯起眼睛瞄准看不到目标。怎么办?我是最后的希望了,三个目标必须全部命中!“砰!”又一颗子弹破膛而出,没中!莫大的压力让这个还不满19岁的列兵眼前更加模糊,手也开始发抖。

“情绪会成为一名狙击手最大的敌人。”郭九江茶余饭后的话从陈珂欣脑海中一闪而过。他开始有意识地稳定自己的情绪,闭上眼、深呼吸。

陈珂欣像个雕塑般趴在射击地线前,几秒后,慢慢睁开眼,心跳趋于平稳,手指也不抖了。此时,他心里重新编排着自己的战术:难度最大的是最后的卧姿无依托700米全身靶射击,要尽可能地给这个课目留够子弹,而跪姿500米半身靶射击只能用2发子弹……比赛场上气氛显得异常紧张,来自各国的选手都等待着这名来自中国年轻战士的射击结果。

“看到了!”陈珂欣欣喜若狂,身体仍然保持射击姿势。手指稳稳地扣动扳机,“砰!”最后一发子弹破膛而出,700米外的全身靶应声倒下。一时间整个赛场都沸腾起来。

然而,对于陈珂欣来说,精彩才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决赛中,他一举获得单兵赛阶段“狙击进攻”第二、单兵赛总成绩第二、小组赛阶段“移动目标点”第一、团体赛第一的好成绩。

从在连队训练成绩排名靠后的“无名小卒”到扬名国际赛场的“比武冠军”,陈珂欣在完成蜕变的同时,也为国家和军队赢得了荣誉。

终于,他梦寐以求地进入了特战分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