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连队这三个月,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作为一名新排长,在这段时间我是最敏感、最富有感知力的,工作的一招一式,生活的点点滴滴,领导的告诫,战友的交流,我可能都会很在意,并且去思考总结。
从过程上看,我经历了适应、熟悉、融入,慢慢地开始接任务,进而独当一面;
从思维上看,我认同了身份的转变,从一名学员到一名排长,慢慢拥有了带兵人思维;
从心理上看,一些战士给了我成就感,还有一些事让我陷入深思。
那天中午,我对床的“第四年”烦躁不安地对我说:“排长,你出来一下,我憋坏了。”
我当时很忐忑,这是什么情况,和别人闹矛盾了?失恋了?短短一个走廊的距离,我脑子里有七八种猜测。
到了天台,他告诉我说是感情的问题,越说越激动,我可以感觉到他内心的煎熬与无奈——无法回家,无法当面讲清楚,甚至无法发泄……
最后他哭了,我就坐在那里,听他说气话、狠话,甚至内心最柔软的话,慢慢地,他的情绪稳定了。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被信任的感觉是其他任何物质都给不了的。
而让我陷入深思的则是有些义务兵给老兵干活,包括铺床、打饭、洗衣。通过交流谈心,大家对此习以为常,认为这是“传统”,都是这么一代代传下来的。
对此,我多次查找军史中关于内部关系的详细描述,终于在上世纪的一本讲“三助”运动的书里找到这样的记载:
某单位开展“三助”运动,人员参与热情非常高,战士为了多学习老兵的技能,经常“缠着”老兵问问题,有时问到半夜。这时候,问问题的这个战士不好意思,就主动照顾老兵生活,以便于有更多时间向他请教。
从中不难发现,这本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而如今慢慢演变成“不得不干”的事情。义务兵如果不干,会被认为没有眼色,如果哪个老兵没有享受到这种“待遇”,就会被认为没有地位。
本来,如果排房里有人加班或者出公差回来晚了,我帮忙把他的床铺好,方便他回来睡觉,而且不打扰到其他人,我相信这个人回来看到床铺,心里也是暖暖的。
为什么过去那些暖兵心的优良传统在今天会“降温”?原因在于,有些传承只注重形式,而没有抓住内核。
比方说,一提到病号饭就自然想到鸡蛋面。殊不知这还是上世纪的传统,因为在当时,鸡蛋面属于比较好的伙食,经常用来给生病的同志补充营养,体现了组织的关心。
如今我们是不是应该从营养学角度,结合病号个人差异,精准订制病号饭,真正体现我们对病号的关心,让他们觉得温暖。
总之,传承不能僵化。有些东西看似是对优良传统的传承,其实缺乏与时俱进,丢掉了内核。
想明白了这一点后,我决心从自己做起,从自己改起,即使我暂时无力改变他人,也愿做一颗种子,静心生根发芽,静待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