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校园里到处生机勃勃。国防科技大学第二批274名申请转改文职人员,一如既往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课堂和实验室里到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
记者了解到,在第二批转改文职工作中,该校一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踊跃递交转改申请,出现了“专家教授带头、夫妻同时申请、青年博士相约转改”的生动局面。他们中,既有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知名专家、长江学者,又有入选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拔尖人才;既有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的教学名师,又有头顶德国“洪堡”学者光环的“海归”博士。其中,拥有博士学历的占73%,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16%。
该校政治工作处领导说,一大批知名专家、教学名师和年轻博士申请转改文职人员,保留了人才,稳定了队伍,对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既然已经出发,就心无旁骛跑到底”
春节前夕,一封来自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组委会发来的邮件,让文理学院副教授、物理系青年博士刘永录喜上眉梢:2个金奖、6个银奖和13个铜奖。
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被誉为物理学界的“奥运会”,学员与来自美国、英国等世界知名高校的281支参赛队伍同场竞技,拿下5个金奖中的2个,总成绩居全球参赛高校榜首。
学员摘金夺银,指导老师功不可没。“指导团队中,物理系副主任彭刚是去年全校第一个递交转改申请的首批文职人员,刘永录与余同普教授、钟鸣副教授今年都已递交转改申请。”该院政委徐晓林说,他们虽然身份转换,工作却始终保持了一流标准。
谈到转改文职,2007年从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的钟鸣告诉记者,当初选择到军校工作,就是为了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现在转改文职,更利于凭借已有的基础和良好的平台,实现自己的理想。
与钟鸣一样,担任教研室主任的余同普所看重的,也是良好事业平台。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支持者,余同普先后参与承担多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研究项目,发表SCI论文近70篇。2017年,他所在团队完成的科研项目入选“全国辐射物理领域十大科技创新进展”,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转改文职,岗位不变,待遇基本不变,参与国际交流更方便,发展前途将更为广阔。”余同普说,国外军队中,前沿科技领域的佼佼者,大部分是文职人员。
在申请转改人员中,军事外语系讲师彭天笑的经历颇有些传奇。高考时,彭天笑与自己向往的军校擦肩而过,2006年大学毕业,恰逢军队招收文职人员,他放弃进入外事部门工作的机会,选择成为国防科技大学一名教员。4年后,他因教学业绩突出被特招入伍,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近年来,彭天笑多次在“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等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讲授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所在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今年1月,彭天笑毅然申请转改文职。
从军队首批招录的文职人员、特招入伍,到再次转改文职人员,彭天笑依然笑容灿烂。“虽然身份多次转换,目标却只有一个,就是为军队培养军事外语人才,既然已经出发,就心无旁骛跑到底!”
继续行进在强军路上,该校文理学院人文科学系主任秦文佳、电子对抗学院目标侦察系主任王海等多名系(所)领导,如今同样主动申请转改,准备加入到文职人员队伍中。
“继续奔跑追梦,必须甩开膀子跑出新速度”
1月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该校计算机学院研究员吴庆波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从北京捧回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把喜悦藏在心中,回到学校又率领团队打响了一场新的攻关战斗。
几天后,吴庆波做出一项重要决定:申请转改文职。他的这一举动,刚开始让人有些诧异,随后赢得诸多点赞:科技创新争先,转改文职带头,吴研究员不愧是楷模。
作为著名计算机系统软件专家,吴庆波有许多令人羡慕的光环:担任“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常务副总师、高性能仿真计算机系统副总师、高可信操作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副主任、863高端容错计算机重点项目专家组成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军第一批学科拔尖人才及培养对象,荣立二等功……
力源于志,行源于心。对于转改文职,吴庆波考虑更多的是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和团队人才队伍的稳定,矢志强军必须支持改革,以身作则。在他的影响下,该院一批创新拔尖人才积极申请转改,先后有34人递交申请,大大超过转改指标,有效稳定了队伍。
长江学者肖侬教授,是计算机专业系统结构学术带头人,先后参与承担国家863重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项目等10多个国家和军队重点项目研究,多项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支持。他说:“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如同赛跑,转改文职继续奔跑追梦,必须甩开膀子跑出新速度,为科技强军做出新贡献。”
“中国杰出开源人物”、计算机学院基础软件工程中心终端操作系统研究室主任余杰,一如既往奋战在科研一线,牵头承担的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项目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拥有德国“洪堡”学者头衔的文理学院数学系“海归”博士周悦,不为地方高薪所动,婉言谢绝地方知名高校伸出的“橄榄枝”,决心扎根军营,心无旁骛踏上新的征程。
像余杰、周悦一样,空天科学学院陈丁丁、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张仁彦和杨镖等一批“身怀绝技”的年轻博士,转改文职不改初心,努力奔跑在强军路上,向着世界科技高峰攀登。
“强军路上,我们继续携手一路同行”
“转改文职,我支持你。”1月中旬的一天,该校电子对抗学院作战指挥系青年讲师郭航行,听到同在学院任教的妻子陈璇准备转改文职,立即表态支持。
让郭航行没有想到的是,刚刚协助妻子填好《转改文职协议书》,就接到系主任征求他转改文职的意见。
“夫妻俩都转改吗?”郭航行一时有些犹豫,表示要征求一下家人的意见。岳父是名退休军人,得知组织上征求女婿转改文职意见,他拍着郭航行的肩膀说:“转改是大势所趋,我支持你,大家都要支持军队改革。”岳母则说:“你们夫妻同为军人,还是先转改一个比较好。”
两位老人意见不太一致,妻子的态度就成了关键。郭航行与陈璇结婚9年来,夫妻俩互相勉励,在教学岗位上比翼齐飞。陈璇是最了解丈夫的,丈夫把教书育人看得比什么都重。她对郭航行说,转改文职我们还是军校教员,夫妻同时“换装”,这不更能显示我们永结同心、一路同行吗?妻子的一席话,让郭航行坚定了决心:“好!强军路上,我们继续携手一路同行!”第二天,他递交了转改申请。“决定了转改,心也就安定了,继续干自己心爱的事业,与心爱的人同为红烛育英才,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了。”郭航行说。
夫妻同时申请转改传佳话,同窗博士相互砥砺、相约转改更感人。该校计算机学院青年科技专家唐晋韬、徐凯是同窗好友,2011年同时博士毕业留校,2017年同时晋升为副教授,又同时被任命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研室副主任。唐晋韬负责教学工作,徐凯分管科研,昔日同窗成了工作中的好搭档。
留校以来,两名青年博士在教学科研中脱颖而出。唐晋韬成为人工智能专业教学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承担自然语言处理相关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徐凯从事图形学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支持,如今已是国际图形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这次,他们相约同时转改文职,决心继续配合,开拓创新,推动教学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强军路上继续奔跑追梦,该校第二批申请转改文职人员的家国情怀,展现了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别样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