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我军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总格局,战区主责主业是作战指挥,军种主责主业是建设管理。努力理顺新体制运行的各种关系,把战区主战之权责落到实处,以战领建、以建促战、战建共进,是新体制高效顺畅运行的活力源泉。
战区位于指挥链的枢纽点,引领指挥体系建设发展
聚焦“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构设战区体制,是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战区作为集联合与多军种指挥要素于一体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位于作战指挥链的枢纽位置,发挥承上启下的关节作用。夯实新体制下战区作战指挥功能,必须找准发力点,确立指挥权威,完善指挥体系,优化职能配置。
一是引领作战指挥权威确立。战区设计的核心是突出“战”,一切以战为本,进行统筹谋划、周密计划、组织部队实战实训。战区围绕能战胜战抓好备战,聚焦“打什么仗、怎么打仗”练联合指挥、搞联合训练,能够极大增强军种部队贯彻落实军委关于战区主战改革决策的自觉性,促使围绕“仗怎么打、部队就怎么建”抓建设、搞管理,从而立起战区作战指挥权威,引导军种在提高部队建设质量和作战能力上出实招、见实效。
二是引领联合指挥机构构建。战区担当着战略方向上以联合为第一要务的关键职能,特别是在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建设与军事力量配置筹划、部队作战与保障能力检验评估、联合作战与联合训练组织筹划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按照与应对安全威胁相适应、与战略方向相适应、与联合指挥相适应的原则,完善指挥职能集中配置、责任区域边界清晰、作战任务外向辐射的新型战区体系,构建联合、高效、精干、灵活的战区作战指挥机构,充分实现指挥要素、作战力量、保障力量的联合化、体系化、专业化。
三是引领作战指挥职能优化。集中方向作战指挥权是战区主战的逻辑前提,也是打赢现代联合作战的首要条件。突出战区在战略方向上作战指挥的主体地位,需要对战区和军种层面的指挥职能进行优化调整。世界军事强国普遍做法是不断把方向作战指挥权横向集中于战区,同步突出军种对本军种建设的决策权和实施权,破除军种壁垒,走出利益围墙,真正实现作战指挥链上各军种、各作战力量的联合指挥与统一使用,确保形成功能完备、强力高效的联合作战力量集群。
战区位于新体制的需求端,牵引部队建设管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新体制因打仗需要而产生、伴作战需求而发展,而战区是作战需求不可或缺的重要源头。战区针对各自担负的职责任务,科学确立战区战略、力量布局、能力要求、行动构想等主要需求。这些需求分化细化,进一步分解为各项建设能力指标,转化为实战化建设管理的具体标准,从而主导军事力量建什么、怎么建、建到什么程度,进而推动军事力量体系建设全面发展。有了作战需求这个总牵引,部队建设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目标;同样,有了优质的部队建设基础,联合作战就有了可靠的力量支撑。
一是牵引职责任务分工、规范资源配置。战区作战需求,向上对接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向下汇总战区军种需求,横向与各军种建设密切关联,处于军事需求生成的关键环节。发挥好战区在军事需求生成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保证军事需求的质量,还能够牵引解决制约部队建设管理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疏通血管和脉络,打通“肠梗阻”,推动实现军事需求牵引规划、规划主导资源配置,使军队建设管理按照自身规律和规范流程高效运行,确保部队建设发展始终行进在促进作战能力生成的道路上。
二是牵引军种建设找准突破口、规范建设路线。“战区提准需求、军种抓好实施”是新体制在部队建设管理上的重要机理。战区根据预定作战方向、作战地域、作战对象等实际,制定联合作战计划,组织联合作战演练,实施联合作战指挥,为军种抓好建设管理明示了方向和需求,促使军种全面围绕实战能力核心和军事能力标准,遵循军种建设发展客观规律,顺应联合作战要求,紧贴部队实际,科学规划建设重心和路径,大力推进以作战能力为核心的各项建设。
三是牵引联合指挥人才选拔、规范队伍建设。战区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聚集所、培养地。适应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科学规划联合指挥岗位设置范围、职责任务、配备标准和成长路径,有利于形成战区和军种之间指挥人才选拔任用全向反馈、良性互动的整体态势,确保把具备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理技素养,能够适应组织指挥与遂行联合作战任务需要的优秀人才选出来、用起来,形成让善打仗、精指挥、懂管理的干部脱颖而出、茁壮成长的制度机制。
战区位于战斗力的输出端,促进战建两线协调发展
军队是以输出战斗力为根本目的的武装集团,是一个从养兵、管兵到用兵的完备体系,是战斗力从生成到输出的完整系统。“输出”,是指从内向外输送的过程。“输出”质量的优劣,不仅基于各要素能力的高低,还与再加工再生产的质量高低直接相关。战区位于我军战斗力的输出端,旨在发挥部队战斗力、检验部队建设效能,需要对军种力量要素进行再加工再塑造,保证部队体系作战能力的充分释放。战区体制革命性重塑催生的创新动力,必将持续推动军队作战指挥和领导管理体系的组织体制、职能配置、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和相互关系等的调整完善,促进战建两线协调发展。
一是促进联合作战指挥体系顺畅运行。对我军而言,战区体制是平地建楼、积极探索。体制创新的伟力,在于以战区联指为枢纽,优化作战指挥体系,促进指挥关系顺畅、指挥编组完善、指挥权责明晰、指挥活动协调,生成适应信息化联合作战要求的实战化指挥能力。尤其是能够促使指挥流程不断完善、指挥分工和任务更加体系化、规范化、精确化,极大增强新组织体系的自治能力和协同能力,确保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和监督主体关联更加紧密、信息流通更为顺畅、检查考评更具刚性。
二是促进部队各项工作聚焦作战重心。时代呼唤改革,改革带来契机。我军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重塑后,部队指挥方式、领导管理方式和官兵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部队“想打仗、为打仗”的思想意志不断得到凝聚加强,“能打仗吃香、当尖子光荣、抓训练建功”的氛围迅速浓厚,激励着广大官兵积极参建、主动为战。这势必大力驱动军种以提升作战能力为核心,抓好教育、训练和管理,驱动战区联指按照作战方案计划、作战条令和相关法规,筹划组织联合训练、日常战备和部队体系能力检验评估等各项活动,让“建为战、练为战、管为战”的理念和行动在部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是促进战建关系有机衔接。战区组建后,战区和军种领导机构存在明晰的“战”“建”职能区分,表现出功能相异性;同时,“战”“建”关系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具有天然耦合性。这种既适度分离又协调耦合的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方式,催发和引领着部队建设发展与作战运用顶层设计的体系化、精确化、法治化,按照建设管理链和作战指挥链上关键节点的职能任务、功能定位和相互关系,健全完善决策、计划、组织、执行、调控、监督各环节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衔接的宏观运行机制;同时,按照两条链路上各级各类机构内部要素构成、基本功能配置和相互联结关系,建立规范、精确、高效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各部门、各系统、各环节上下衔接、横向配套的制度机制体系,从整体上确保“战”“建”在涉及指挥、训练、管理、人力资源和综合保障等全领域全要素运行上的互促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