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全国人大代表、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科研学术处处长兼副研究员董正宏——

给创新引擎加足马力


■本报记者 邹维荣 通讯员 贺霄鹏

2月14日,京郊怀柔,初春第一场大雪悄然而至。夜深了,航天工程大学科研学术处会议室灯火通明。处长兼副研究员董正宏还在带着几名参谋,就大学党委筹划部署的几个重点项目的细节同合作的地方机构和军工企业代表进行磋商。

自从搬进新办公楼以来,不论窗外是骄阳当空,还是月夜朦胧,这样的头脑风暴已经“刮”了不知多少场。一次次思想交流、思维碰撞,把一张张路线图变成了施工图。上级的一系列关于创新的决策部署,在这里转化为大学的具体方案举措。

“这几天趁着值班,大家抓紧时间推进新学期的一些大项工作落地。”他略带歉意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这几个项目是校党委列入重点工作的,比如‘雁栖航天论坛’‘院士工作室’,对学校扩大办学影响、提高办学层次非常关键,又都涉及军地多方协调,必须抓紧抓好。”

很难看出,眼前这位对大学科研业务如数家珍、驾轻就熟的机关处长,一年多前还是教研室主任。“校领导要求我们做科研管理的必须带头搞科研、知科研、抓科研,我来自教学科研一线,到现在还在带研究生,处里的参谋也都承担着科研任务。”

“要加强军事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要激发教学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围绕贯彻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培养航天人才,从科研学术创新如何服务教学,到打通院校科研与部队实战的“最后一公里”;从赴国外访学期间的见闻,到参加战区任务的点滴感悟,董正宏谈了很多。

采访结束走出办公楼,雪已经没过脚背,会议室内的头脑风暴仍在进行。在这个培养航天人才的“摇篮”里,记者能感受到,创新的引擎正在持续加力。

采访手记

■邹维荣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航天领域最具创新活力,也最需要创新能力。航天院校的科研学术工作,既干创新的事,也育创新的人。从董正宏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新时代军校人和航天人矢志创新、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他们不仅勇于肩负起强军兴军的历史责任,更勤于将这份责任付诸实践、砥砺前行,在岗位上留下忘我工作的身影、扎实攀登的脚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