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流浪地球》火了!


中国军事科幻片还会远吗

■王海建

曾几何时,欧美科幻大片充斥中国电影市场,《2001太空漫游》《黑客帝国》《星际穿越》《银翼杀手2049》《阿凡达》《变形金刚》等,奇形怪状的外星生物、武器装备让人眼花缭乱。反观国内,即便有《大气层消失》《长江七号》这样包含科幻要素的电影,但科幻类作品在较长时间内更多停留在文字小说阶段。今年春节,《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好评如潮。有观众表示,这部电影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新的一页。

《流浪地球》主要讲述了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危机;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了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这一宏伟计划的进程中,地球流浪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流浪地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军事科幻题材作品。原因在于该电影并不是由军事科幻小说改编而来,也不承担军事科幻题材作品应有的“解读军事问题”“引领军事发展方向”的职责和使命,但是这部电影仍然让我们看到了军事科幻片的影子。

首先,电影中多次出现了大量贴近现实的武器装备,比如运输机和现实中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鲲鹏”运-20十分相像,一晃而过的类似“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镜头是对中国航天人的致敬,还有中国救援小分队使用的突击步枪也明显具有“中国特色”。其次,影片浓墨重彩地刻画了诸多中国军人形象。例如,宇航员中校刘培强、视完成任务为生命全部的队长王磊上尉、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插好最后一根线的何连科、施救能力毫不逊色于男人的女战士周倩等。第三,该电影和军事科幻电影具有相同的“写实性”。比如,运送火石途中,电梯从头顶坠下,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的钢铁硬汉刚子。一句“刚子没了”让无数人忆起天津“8·12”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那名牺牲的消防战士刚子。此外,在情感表达上,该电影为观众细腻、真切地表现了军人父子的情感——远在太空的刘培强和在地球上的刘启之间的父子情。“我已经记不清你这个混蛋的样子了”,影片中,勇敢、坚强、想象力丰富的军娃刘启,由于长期缺乏父亲的陪伴教育,对父亲的态度一度是拒绝沟通和原谅。“我儿子怎么样了,告诉我他的情况”,对儿子充满亏欠的刘培强,无论何时都充满爱和耐心。刘培强何尝不想守在孩子身边,但作为一名军人,注定要洒下一捧热泪,选择家国大义。在一茬茬官兵中,有多少结婚生子的军人注定要将对孩子的爱,融入到守护人们幸福生活的大爱。影片中,当刘培强毅然牺牲自己来换取地球和人类生存的希望时,刘启凝望着眼前的漫天火光,喊了一声“爸爸”。他终于理解了自己的父亲,也不知不觉成为和父亲一样无私勇敢的男子汉。

人类大爱,在困境面前愈发显得高贵。电影中,即便置身绝境,每一个人都勇敢向前!宇航员刘培强坚守岗位17年,在地球利用行星发动机点燃木星失败后,选择驾驶空间站驶向木星去充当那根“小火柴”;王磊带着救援队艰难运送火石;刘启、朵朵等年轻人敢为敢当;拼死驾驶重型卡车的爷爷韩子昂;各国救援队抱着必死的决心集体掉头,驶向背离家园的方向。当操着各国语言的救援队折返苏拉威西,在“一、二”的口号声中奋力推动“撞针”,照亮夜空的等离子光束直冲木星,人类团结的力量被瞬间升华。“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一部洋溢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充满了东方气息的科幻作品。

《流浪地球》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中国科幻题材影视作品多少载的仰望星空,而今终于到达新的高度。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鼓舞更多的作家创作军事科幻作品,阐述出更多创新的军事科学观念,展现未来战争或军事领域中的无限可能性,调动部队官兵对高新技术的热情,起到启迪思维、激发想象、推动创新的作用。

“希望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钻石,是回家的方向。”这部电影中,“希望”一词贯穿始终。愿这是中国科幻电影新的起点,更是军事科幻电影的开端。据悉,讲述一群时空管理局的守卫者捍卫人类历史的国内首部军事科幻题材电影《时空守卫者》已经在紧张拍摄中,军事科幻电影《天网狙击》即将开机!《流浪地球》已然来临,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军事科幻电影不会远!

期待更多仰望星空追梦人

■李诗鹤

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为春节档的票房冠军,引起人们对国产科幻电影的关注。

从科幻逻辑角度来讲,这部电影有的细节尚不够严谨。比如,领航员空间站的人工智能系统“MOSS”点一把火就可以被烧掉却没有丝毫应急反应。从技术支持角度来讲,制片人张宁告诉笔者:“《流浪地球》的亮点在于它是国内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视觉大片,极其热血,深受观众认可,但是比起国外的《人猿星球》《后天》,还有一定差距。”

瑕不掩瑜,值得欣喜的是,无论是电影制作还是话语表达,《流浪地球》都做了“中国化”的尝试——建造科幻外壳,加入“中国灵魂”。

科幻片等大体量的电影制作需要倚靠强大的电影工业。制片人张宁介绍:“《流浪地球》最开始是与国外的特效公司进行合作,但沟通成本很高,换成了国内特效公司以后,发现效果很好。电影全部做好,85%用的是国内的特效公司。”从国产科幻电影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到今天《流浪地球》成为春节档的爆款,这种变化正是中国电影工业摸索前进的写照、国家实力的真实反映。正如张宁所说:“中国的科幻电影是该出现了,慢慢地,科幻类型的市场会打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愿意琢磨它,这是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

《流浪地球》为科幻电影的话语表达做了全新的尝试——立足本土精神内核,讲好中国科幻故事。首先是故土情结,郭帆导演曾在采访中提到“我们的祖先面朝土地背朝天,对故土有着深厚的情结”。因此,在电影中,当人类遇到危机的时候,并没有自己逃跑,而是选择带着地球离开,因为没有了地球,哪里还有家。第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集体主义。影片最后,全世界150万名救援人员赶来,推动“撞针”,完成木星与地球之间氢氧的点火。影片中不再是好莱坞电影模式下特定的英雄或者种族拯救世界,而是人类作为整体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刘慈欣在2001年银河奖大会的演讲中曾经这样表述“科幻文学的幼稚”:“科幻文学本身就是要表现童年时代的人类面对广漠的宇宙所产生的好奇和恐惧,以及探索的冲动。在宇宙面前,人类的科学和哲学都很幼稚,科幻作为表现这两者的唯一一个文学形式,浸透着稚气也就不奇怪了。”科幻电影是科幻文学的影视化。人们常常会羡慕欧美科幻电影成熟的市场和受众,但笔者认为,我们最应该羡慕的是自己。国产科幻片面对的是充满朝气的市场,相比之下,幼稚真不算什么。

《流浪地球》也许还不够完美,但它播撒了属于科幻的种子。期待今后有更多仰望星空的追梦人,拥有孩童一样对深邃宇宙长久的好奇以及探索冲动,在成长过程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国产科幻电影。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