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曾敏行的《独醒杂志》记载,宋与金发生战事,宋朝京师受到金人抛石机攻击,有人向朝廷献策“结索网以障之”。孰料,“朝廷反以为迂,不肯试一为之”。
以索网挡炮弹,听起来确实很“迂”。然而,何妨“试一为之”,万一行得通呢?曾敏行举出一例:当年吴越将领孙琰守卫苏州城时,就曾用这种方法拒炮,效果显著,孙琰还因此被称作“孙百计”。
索网,本是用来捕鱼、捕兽、捕鸟的,竟也可以用来挡炮弹、退强敌。可见,一件工具的价值大小,不在于它原本的用途,而在于你能否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敢不敢“试一为之”。
在人类几千年的战争史上,类似这样“试一为之”并产生奇效的例子,比比皆是——
人人皆知船在水里航行,但茨威格在《拜占庭的陷落》中写道,攻城一方的舰队处于外海,无法施展力量,于是他们利用圆木作为滑板,将舰队运送过山。最终,整整一支舰队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翻越山岭、抵达内港,帮助攻城一方赢得胜利。
火箭筒本是用来打坦克的,但阿富汗游击队在跟苏军作战时,发现用火箭筒也可以打直升机。结果,这个“试”出来的新战法在山地作战中屡屡出彩,当初的苏军、后来的美军直升机,都在阿富汗的山谷间吃过火箭筒的亏。
由此观之,武器装备除原有的用途之外,也可能具有一定的“隐性能力”。要想发挥这种“隐性能力”,有赖于天马行空的想象,有赖于“试一为之”的胆魄。特别是处于劣势的一方,要想战胜强敌,更需要创造性地发挥武器装备的效能,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反之,如果自己没见过便觉得“不可能”,试都没试过便认定“行不通”;如果困在庸常思维的高墙之内,还笑话那些“试一为之”的做法是“迂”……又怎能奢望在僵局中觅得战机,在绝境中反败为胜?
“石墙易毁,心墙难拆。”在一定的环境中待久了,的确容易形成一套固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改变现状的确可能引起麻烦、付出代价。但是,倘若因此就不愿探索、不敢尝试,甚至因循守旧而不知、自我设限而不觉,就会在终日的机械重复中沦为“套路”的囚徒,也就难以打开未知的空间、遇见更好的自我。
战争形态的演进历程,正是由一个个“试一为之”的故事串联而成。当前,新军事革命方兴未艾,更多的“不可能”已经或正在被无情地证伪。高超声速作战、非接触打击、发现即摧毁……曾几何时,这些概念都是天方夜谭一般的存在,时至今日,不也正一步步走进现实吗?
未来战场上,哪一只“黑天鹅”将左右战场局势,哪一头“灰犀牛”又将影响战争走向,很难作出预料。正因如此,才应当勇于打破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桎梏,多一些自主自觉的“试一为之”,少一些自以为是的“反以为迂”。否则,就可能败在“万万没想到”的问题上。
不论在哪个时代,敢于“试一为之”的人都是少数。因为这不仅需要挣脱思维的枷锁,还需要迈过胆怯、懦弱、浮躁、懒散等诸多沟坎。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敢“试一为之”,谁就已经走在了多数人的前面。行进在新时代的强军征程上,每名官兵都应拿出凌云壮志、万丈豪情,既敢于挑战对手,更敢于挑战自己,在未来战场的较量中发挥出“试一为之”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