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军人也不例外,尤其是青年官兵,谁不向往和追求美?但究竟什么是美?军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这就大有讲究了。军营内外偶尔可以看见,有的军人衣着打扮和行为举止,自以为“时尚潇洒,美得很”,而在别人眼里却是“臭美!不像个当兵的样子!”避免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现象,有必要懂一点美学知识。可以说追求什么样的美、如何追求美,也是军营生活的一种哲学。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美。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人们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去认识和创造事物的活动,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内在统一,真与善的完美统一。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个最主要的形态。生活美又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尽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见仁见智,不可能完全一致,但人类社会还是逐渐形成了大多数人认同的审美的社会客观标准。即对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正面价值、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事物才是美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人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只有当人们看到后认为本来就“应当如此的生活”,那才是美的。反之,则是不美的东西。
军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军人的美与军队职能使命和军旅生活特殊要求紧密相连。军人的美,是历代军人在卫国戍边、沙场征战和操场演兵实践中形成的,是古今中外治军带兵经验教训结晶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各方面高度认同的军人“应当如此的生活”。军人的美,应当有利于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有利于提高部队战斗力,有利于打胜仗,应当符合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符合人民群众对军人的期望要求。军人的美内涵丰富,体现在方方面面,有军人的着装美、仪容美、语言美、行为美、风度美、心灵美,等等,既有外在的美,也有内在的美。择其要者,仅举以下几个方面:
军人之美,美在整齐划一。这是军人最鲜明的外在美。统一的着装,严整的军容,站队一条线,被子叠方块,牙缸牙刷排成行,衣服鞋帽一码齐,处处都是“直线加方块”,这就是军营亮丽的风景线,就是军人独特的标志。威武雄壮的阅兵方队,横也直线,纵也直线,斜也直线,正步向前一个步伐,车炮开进一个速度,口号呼喊一个声音,正是这种整齐划一,形成了众志成城、铁流滚滚、雷霆万钧、气势磅礴的军人之美。为什么整齐划一才是军人的美?因为军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整齐划一才有战斗力,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如果自由散漫、松松垮垮、各行其是,根本不像个军队的样子,就形不成坚强的战斗集体,更不可能打胜仗,哪里还有什么军人的美感?
军人之美,美在血性阳刚。有血性、很阳刚,是军人气质美的根本特征。“站如松,立如钟,行如风。”站立姿势挺拔,走路步伐刚健,说话干净利落,办事雷厉风行,性格坚毅开朗,遇事敢于担当,这就是为人称道的军人气质和风度。“真正的军人,不穿军装也能看出来”。从哪里看出来?就是从军人所特有的举止谈吐方式,从他那血性阳刚的气质风度上看出来的。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优柔寡断、黏黏糊糊,拖拖拉拉、萎靡不振,这种人哪像个军人的样子!即便是女军人,也不是美在柔情似水、妩媚动人,而是美在外柔内刚、矫健端庄,巾帼不让须眉。如果身上穿着军装,脸上却涂脂抹粉,说话嗲声嗲气,那样的女军人谁会认为她很美?
军人之美,美在牺牲奉献。这是军人最感人的内在美。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上战场,英勇战斗不怕死;到操场,摸爬滚打不怕苦;抢险救灾,奋勇向前不畏险;歹徒逞凶时,见义勇为冲上前;万家团圆时,挺立高原海岛守边防……这就是军人应该有的美,美在忠实履行军人使命,勇于牺牲奉献。这才是社会上普遍认同的军人的美,因为军队的职能使命要求军人“应该这样的生活”,这样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年代、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革命军人之所以始终被人称为“最可爱的人”,根本原因就在于,军人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奉献,并且实实在在地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奉献。无论是流血献身的壮举,还是默默无闻的坚守,都能打动人心、感人肺腑。如果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有人冲上去的时候,军人贪生怕死,怕苦畏难,冲不上去,打不了胜仗,谁还会觉得军人可爱?军人自己又有何脸面去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