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以色列管理学家斯坦尔莫在一次论坛上给参会的企业家提醒:当由团队投票决定某一事项时,要防止跌入“群体迷思”的陷阱。斯坦尔莫所说的“群体迷思”,是指群体在决策中为了追求高度一致,忽视并抵制少数人的观点,从而酿成错误决策的现象。
俗话说,两人智慧胜一人。一般情况下,集体决策因为能够集思广益,所以大多时候可以做出正确决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果对少数人的异议不进行科学论证,而是一味少数服从多数,则很可能陷入“群体迷思”。
在部队,有时候也有“群体迷思”的现象。某部党委在研究信息化改造项目时,一名新进班子的常委提出,目前流行的系统尽管很成熟,很可能将被更先进的系统取代,建议只对少数装备的系统进行更换。然而由于仅他一个人投了反对票,部队所有装备的系统最终还是得到了更换。结果事后不到1年,他们更换的系统就被淘汰了。该部领导反思说:“更慎重地对待反对票,才能避免集体犯错。”
善听异议、博采众长,是确保决策科学的重要保证。有时候,方案高票通过,并不代表方案尽善尽美,既可能是大家还没有发现问题,也可能是持不同意见的人迫于形势而选择了人云亦云。为防止“群体迷思”,有必要对方案进行再次论证。“无异议时慎决策”,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一条规定。一次,该公司总经理见大家对某一新方案没有任何争议,就宣布休会,并将会期延长到能听到激烈辩论为止。
防止“群体迷思”,并不是否定集体智慧,更不是反对民主集中制。恰恰相反,他提醒人们在决策时,与其追求“高度一致”,不如冷静分析潜在风险。为什么说“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因为这一人的“谔谔”里,或许有真知灼见,或许有独到见解,这也正是民主集中制中要求“认真对待每一条不同意见”的原因。
部队是要打仗的,任何一项决策失误,带来的后果都可能是致命的。这就要求决策时,多些民主意识,鼓励合理冲突,同时,还应多请“局外专家”对班子成员进行决策前辅导,并在形成决策后安排“第二次机会”,使提出异议的成员能够将保留意见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三个诸葛亮”,不顶“一个臭皮匠”,使每一项决策都更科学,更符合客观实际。
(作者单位:陆军特种作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