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活周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天梯大餐”乐满云端


■李国涛 傅德旺

“真没想到你们能来!”1月24日,在自己的婚礼现场,刚刚从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团3197哨所退役的原哨长姜俊雄,见到了专程赶来为他送祝福的指导员薛凯和其爱人陈凤梅,一时间又惊又喜。

答谢来宾环节,姜俊雄忆如泉涌,动情地给亲人和宾客们讲述了自己的哨所和战友,特别提到了那顿让他难以忘怀的年夜饭。

“姜哨长,告诉大家,你们嫂子来队了。我们准备上山,和你们一起吃年夜饭!”2017年1月27日中午,指导员薛凯拨上哨所的那通电话,引来全体守哨官兵的热烈欢呼。

上哨过年,说易行难。3197哨所之所以被称为“天梯哨所”,是因为其坐落在海拔3197米的山头上,通往哨所的台阶多达2187级,坡度70度。每次上哨,官兵们都要攀爬两个小时才能到达。

哨所的故事,陈凤梅没少听丈夫薛凯讲。她打心眼里心疼、佩服那些十八九岁的小战士们。这次来部队,陈凤梅可谓做足了“功课”。她早早让丈夫打听了哨所战士的口味,还专门学了好几道地方菜肴的做法,就等着上哨后亲自为他们做顿丰盛的“天梯大餐”。

来队的第二天,陈凤梅便想前往哨所,可天公不作美。那几天,大雪连天接地地下个没完,一路上暗冰遍布,危险重重。大年三十一早,老天终于放了晴。薛凯告诉妻子可以上山了,陈凤梅兴奋地跳了起来。

大大的背囊,不一会儿就被塞得鼓鼓囊囊。“小李喜欢吃粉蒸藕片,记得把莲藕带上”“小姜是个‘土豆控’,多装点土豆”“小何爱吃甜口,冰糖可不能忘”……临行前,陈凤梅不住地叮嘱丈夫,事无巨细。

“全副武装”之后,两人踏雪“出征”。照耀着雪野的炽烈阳光反射到脸上,不一会便如火烧一般。在齐小腿深的雪地里行走,特别费力。不到半个小时,陈凤梅便气喘吁吁,额头涔涔冒汗。

跌跌撞撞近3个小时后,夫妻俩终于爬上了“天梯哨所”。战士们敲锣打鼓地热情欢迎,给体力几乎透支的陈凤梅注入了“兴奋剂”,忙不迭地开启做饭行动。劈柴生火,她被浓烟呛得眼泪直流;洗菜淘米,她的双手被雪水冻得通红。

青椒肉丝、土豆烧肉、水煮鱼、干锅鸡、糖醋排骨……晚餐时间到,一桌子的菜和着香气,直往每个人的鼻孔里钻。可面对佳肴,战友们还未动筷,眼角却已泛红。一想到以往的春节,由于大雪封山,哨所经常断电断信号,无法和家人互拜新年的官兵只能坐在火炉旁大眼瞪小眼,而如今,嫂子来队带来了家的味道、家的温暖,每个人都动情不已。

“兄弟们,别愣着!快尝尝嫂子的手艺。味道不地道的,我回去好好练,明年春节再上哨给你们做!”陈凤梅的话把大家从过往思绪中拉了回来,大家收拾心情,一边开始风卷残云,一边畅谈如今的美好生活。这个说:“现在,咱边关军营有了太阳能电板、发电机,加上连队电站供电,我们用电有了三重保障。”那个又说:“粉丝、黄花菜、木耳的‘老三样’已经成为过去。如今,新鲜的蔬菜肉类水果管够……”

“祝咱‘天梯哨所’的明天越来越好!”薛凯接过话匣子,招呼“一家人”以牛奶、饮料代酒共同举杯,哨所充满了欢声笑语。

听说指导员和嫂子今年还会上哨所过年,姜俊雄赶紧把自己的喜糖喜烟装了一大包,托他们带上“天梯”。年夜饭上大家的张张笑脸,清晰如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