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
在模拟联合国的讲台上,张帆认识了不一样的自己。
2018年12月,在第五届中原地区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国防科技大学学员张帆所在团队获得“最佳通讯社”奖项。
张帆的梦想,是成为出色的军事外交官。可他没想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竟然那么大。第一次在学校模拟联合国讲台演讲时,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缺乏演说经历和知识储备的张帆居然忘词了,那是他一生中最尴尬的5分钟。
初试失利,不服输的张帆开始了与自己较劲的生活。为了熟悉国际关系,他坚持每天阅读几份报纸;为了纠正口语发音,他每天缠着教员练个不停。军校四年,张帆积累的笔记有一大摞,曾经讲话结巴的他不见了,讲台上的张帆,用自信与沉着征服了每一名观众。
有梦去追,在军事外交的讲台上,张帆为梦想寻找到现实的落点。
舞台
小岗位也是大舞台。
不久前,在火箭军士官学校教练勤务营组织的专业骨干授课比武中,油料保管员、上士李志远获得二等奖。
刚“上任”时,李志远有些失落。同年入伍的战友中,很多人当上了士官教员,而自己只能24小时守着孤零零的油库,重复那几道简单的工序,总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天,一辆大型发射车加注完油料正准备驶离。没想到,车尾不慎与加油机发生剐蹭,油泵管瞬间断裂,汽油喷洒而出,险情一触即发。
来不及多想,李志远立即切断电源,提着灭火器,冲向随时可能爆燃的加油机,迅速关闭阀门,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闻讯赶来的战友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从那天起,李志远发觉自己爱上了这个小小的工作岗位——他开始自学特种加油车操作,摸索油料装备的维护技巧,成为学校油料保障的行家。
平凡岗位不平凡,普通小兵不普通。军营大舞台,李志远来了!
平台
平台,让陈旺凯的梦不再遥远。
最近两个周末,在陆军炮兵防空兵机器人制作俱乐部里,总能看到信息保障系学员陈旺凯的身影。摆弄着准备参加全国大赛的6台新型智能排爆机器人,陈旺凯心里美滋滋的。然而,就在几周前,陈旺凯的科研“道路”还很坎坷。
此前,由于俱乐部没有固定的场地和活动时间,经常要和书画、影视等兴趣小组“打游击”、抢位置,陈旺凯和战友们难以施展拳脚。
学员大队领导发现了他们的难处,决定为这个兴趣俱乐部腾出固定活动场地,并协调相关教员担任导师,每周为陈旺凯和战友开展理论培训。
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应有尽有的器材,让陈旺凯和战友们劲头更足了。在教员的指导下,能在复杂野外地形实现智能排爆的机器人制作完成,陈旺凯将在全国大赛上一显身手。
拥抱创新与激情。平台,让梦想触手可及。
(本组稿件由章 杰、叶星国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