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一次性效应”的作战理念,不间断地创新创造武器装备使用和战术运用方式方法,使敌人不断面临新的威胁。
一般而言,任何武器或战法在战场上投入使用,都会连带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会对敌方产生某种杀伤或制约作用,二是会引起敌方采用反制措施以力图消除这种杀伤效应或制约效应。人们通常将这种制彼之制、破彼之破的战场呼应和互动,称为武器及战法的效应与反应原理。
战场从来都是“礼尚往来”的生死搏杀,一方的行动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反行动,一方所使用的招法必然刺激另一方拿出相应的破法,此乃战争本性使然。也正是基于从我之“效应”到敌之“反应”的逐步升级、激烈角逐,才愈加凸显战争的争奇斗艳、丰富多样,才有力推动战争形态及作战样式不断改头换面、推陈出新。机枪的发明,产生了散兵战术。这个产生的过程是,拥有和使用机枪的一方,迫使对方不得不在弹雨面前放弃传统的线式队形,形成散兵战术。飞机和坦克的使用,一方面使攻击者找到了“闪击战”这种新的作战样式,一方面又使防御者随之变革防御思想,催生了火力加工事的环形防御。
显而易见,对于武器及战法的效应与反应原理,任何一位指挥员都不能轻言之、漠视之。可在两军实际对垒中,仍经常被部分人员抛之脑后。事实上,不少指挥员在制定作战对策时,更多关注的是武器和战法对于敌人的杀伤和制约效应,而并没有对武器和战法的使用将会引起敌人怎样的反应予以充分考虑。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西线进行的“固垒作战”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1916年10月,为了夺回被德军占领的杜奥蒙炮台阵地,法军第2集团军司令官尼韦尔将军想出一个新招。10月20日那天,持续了近一个星期的法军炮火突然改为徐进弹幕射击。德军按常规判断,以为法军要发起冲击,便将严密伪装起来的600多门重炮一齐推出,企图阻击法军的冲击部队。可是,德国人失算了,法军步兵并没有跃出堑壕冲击。原来,尼韦尔改为徐进弹幕射击,使了一个“引蛇出洞”之计,目的是诱使德军暴露炮位。结果,法军炮兵先敌射击,很快就把德军炮兵打得七零八落。法军乘胜冲击,仅付出轻微代价就夺回杜奥蒙炮台。由此,尼韦尔的战术轰动一时,被人们誉为“凡尔登战法”。
德军吃了苦头后,对“凡尔登战法”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与之相反,尼韦尔被一时的成功迷住了双眼,看不到德军因先前吃亏而做出的反应。此后,当他再次将“凡尔登战法”用于进攻兴隆堡防线时,被早有防范的德军予以痛击,致使9万余名法军士兵丧生。事后,战史学家将法军的大败称之为“尼韦尔大屠杀”。
从“凡尔登战法”到“尼韦尔大屠杀”,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它再次让人们明白这样一个事实:战场上没有永远的“明星”,只有彼此的“克星”。当某一武器或战法对敌方产生巨大的震慑效应之后,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理、任其而为,必然会对这种效应作出积极回应,想方设法来化解其带来的冲击,于是随着敌方所采取的反应方式愈益有效,此类战法的作战效果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递减直至消失。尤其是处于“秒杀”特征明显的信息化战争时代,一种新设备或一种新战法一旦作用于战场,转瞬之间就会被对方找到对抗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仍固守以不变应万变的作战套路,吃败仗就在情理之中了。
根据效应与反应原理,面向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作战准备和指挥决策,我们应该做到既要有“破敌之法”,也要有“防破之术”;既要下好“先手棋”,也要留好“后手牌”。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强化“一次性效应”的作战理念,不间断地创新创造武器装备使用和战术运用方式方法,使敌人不断面临新的威胁,使其采取的反制措施始终滞后一步,从而牢牢把握未来战场的主动权、制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