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那追星揽舟的力量

——走进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活动测控部感受“大篷车精神”


■本报记者 邹维荣 通讯员 杨亚洲 王春蒙

新年伊始,“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中国探月的第一行足迹。“惊人的成就”,背后是无数航天工作者的心血与付出。这其中,就有四海为家、转战南北的“测控人”。50年来,他们一次次风餐露宿,保障一项项航天任务圆满完成,也由此铸就一种精神——“大篷车精神”。这一精神为一代代“测控人”奋勇向前、顽强拼搏注入强大动力。——编 者

临近年末,刚刚参加完“嫦娥四号”有关任务的工程师王彭,依然在岗位上忙碌着。前不久,他和同事跟着“大篷车队”从关中平原千里转场来到厦门。作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活动测控部的一名普通科技人员,工作8年以来,王彭已经记不清跟着车队走了多远的路程,也记不清有多少节假日没能和家人团聚。

1969年,为适应航天事业发展对卫星测控网的新需求,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开始筹备活动测控力量。活动测控——顾名思义,就是要在活动中完成卫星测控任务。活动测控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到不同的地域去“补点”,从而弥补固定测控站点的不足,让整个航天测控网更加严密。

“大篷车队路中飞,机动灵活布阵催。方舟安卧戈壁靓,精控星船显神威。”如果说吉卜赛人的大篷车队充满了神秘与浪漫,那这个“大篷车队”满载的就是艰辛和责任。近50个春秋里,“测控人”乘坐“大篷车”,带着精湛的测控技术和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征战南北,四海为家,精测妙控,先后31次攀云贵高原、5次下东南边陲、33次上内蒙古草原、37次赴西北戈壁、6次深入蜀中盆地,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他们用心血与智慧,将光荣与辉煌书写在中国航天的史册上,形成了“顾全大局、不畏艰难、南征北战、默默奉献”的“大篷车”精神。

“记忆中有个抹不去的野马泉,地上不长草呀、风吹沙石卷,缺水断粮行路难……”这首《野马泉之歌》,是当年参试人员根据在戈壁荒漠布设设备时的难忘经历写的,诉说着老一辈“测控人”创业之初的艰难岁月,一直传唱至今。

1975年11月,我国西南某地,一支神秘车队奔跑在崎岖的山路上。当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升空,按计划卫星飞行3天后将返回,而测控和回收卫星的任务就落在回收测量站(现为第三活动站)这支刚组建不久的团队上。

首次“亮剑”,全新的领域,测量设备简陋、技术资料缺乏,他们的压力之大,旁人难以想象。29日,卫星进入飞向地面的运行轨道。科技人员迅速在预报落点区域布阵,8辆超短波定向车分布在区域的四周和中心,进行交汇定点测量;空中直升机携带着定向罗盘,进行机动搜索;由两人一组组成的多个搜索小队,背着无线电定向仪和电台,边徒步前进边搜索目标……最终成功回收卫星,回收测量站一片欢腾,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在北京,叶剑英元帅高兴地说:“我们第一次回收卫星,能落在中国大地上就是胜利!”

在今天看来,这些技术设备显得很原始,但已经是当时“大篷车队”全部的装备了。而就是靠着这些“落后”的装备,他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1990年10月,我国第12颗返回式卫星返回。回收测量站驰骋千里到达目的地时,上级部门又下达了新的指令——卫星的落点与理论落点误差较大,他们必须火速赶往600公里外的新区域。任务就是命令。他们顾不上休整,立即开始昼夜兼程的“急行军”。川东山区阴雨连绵,道路泥泞狭窄。有时路况太差,车实在开不了,他们就人拉手推,硬是将一辆辆十几吨重的特种装备车推向了任务阵地,为成功回收卫星赢得宝贵时间。

从第一颗科学探测卫星到第一颗国土资源普查卫星,从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到第一颗太空育种卫星……随着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们回收的航天器种类越来越多,肩负的使命越来越重。

人随星移,车随“舟”转。在活动测控部,很多同志对10年前的一次转场印象深刻。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按计划成功发射升空。在此之前,“大篷车人”受命从云南勐海转战到新疆和田迎接神舟七号回家。这一次转场,他们在火车上整整待了七天七夜,耗时168小时。

曾参加这次转场的第二活动站测控技师郭峰回忆:“在火车上,大家的一日三餐主要是泡面。到兰州时,有好几个同志浑身浮肿下不了车,趴在车窗边吐黄水。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我们心里都清楚,不远千里、受着这份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苦,为的是什么。”

到和田场区后,“大篷车人”战酷暑、斗风沙。他们集智攻关,穷尽所想,提出了十余种方案解决神舟七号测控重难点问题。最终,他们圆满完成了神舟七号伴星图像接收及返回段测控任务,确保全国人民第一时间看到飞船返回舱的顺利回收。

任务成功完成,“大篷车人”却来不及庆祝,又整理行装,踏上追星路,转战云南了。

“大篷车人”一次次屡建功勋,靠的不仅是四海为家的艰辛付出,更是创新超越、勇于攀登和打一仗进一步的科研精神。

2012年,在备战神舟九号返回着陆任务中,经过多次实战检验,返回舱返回着陆段测控技术已相对成熟。尽管如此,活动测控部的科技人员依然在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他们自主开发《外测精度分析处理软件》《活动站测量数据自动检测及告警系统》等多套系统软件,提高了装备的自动化程度,将原来的“全人工操作”流程改成“人工双捕加自动距捕”,系统捕获时间缩短了9秒。就是这短短的9秒,为北京中心进行测算赢得了宝贵时间,飞船返回舱成功穿越黑障,准确进入重新捕获等待点。

据统计,近50年来,“大篷车人”先后圆满完成150余次卫星测控和11次神舟飞船、1次探月返回器回收任务,为我国921工程和探月工程作出突出贡献。他们实现了从单一测量到综合测控、从单任务串行组织到多任务并行组织、从返回式卫星回收到探月返回器回收、从无人飞船搜索到航天员救生救援的“四大跨越”。

2013年7月,中心第二活动站圆满完成神舟十号任务,终于要返回单位所在地。此时,通信队队长张斌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家了。

父母听说儿子坐的火车途经家乡,说什么也要见儿子一面。但列车中途不停车,于是,张斌和父母约定在火车经过路口时透过车窗互相看一眼。那天,列车晚点,张斌的父母一直等了6个多小时。

晚上11点多,张斌乘坐的列车终于来了。为了能让儿子看见自己,父母让家人把车灯双闪打开;而另一边,为了父母能看见儿子,活动站领导和张斌的同事拼命对着车窗外齐声高喊:“爸爸!妈妈!爸爸!妈妈……”

终于见到了,张斌和同事满足地笑了。笑着笑着,哭了……

“宁可牺牲个人,绝不辜负国家。”我们常说,伟大的事业之中孕育伟大的精神,非凡的荣誉背后必有非凡的故事。走近“大篷车队”,像张斌和父母“一秒钟团聚”这样的故事,记者听到和看到的有太多太多。

“千里转场心向党,南征北战不迷航。”活动测控部党委书记李宁告诉记者,做“大篷车人”就意味着要四海为家、风餐露宿,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这已经深深烙在了一代代“大篷车人”的心中。

2014年11月1日清晨,内蒙古四子王旗,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着陆场成功着陆。“任务成功,非常完美。”参与回收任务的技术人员齐华第一时间向远方的父亲发送了信息。

短短8个字,见证着父子两代人40多年的“追星”情怀。齐华的父亲齐收金,是老一辈“大篷车人”。1971年,齐收金被任命为活动测控部第一任气象台台长。年幼的齐华曾经对父亲走南闯北、四海为家的工作有些埋怨。如今,当齐华像父亲一样成为“大篷车队”的一员,他才明白父亲那一代航天人,为了完成使命,经历了怎样艰苦的岁月。他说:“能够在父亲工作过的地方继续这份事业,本身就是一份荣耀。”

使命所在,剑锋所指;追星揽“舟”,无怨无悔。为了航天测控事业,如今,像齐华这样的新一代“大篷车人”依然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下一次的出发。

图①:“大篷车人”风餐露宿,在野马泉边简单就餐。作者提供

图②:“大篷车队”的又一次转场中。赵金鑫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