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破解发展难题的钥匙
“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首台散裂中子源建成并投入运行……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一个个好消息令人振奋。
回首2018年,我国科技界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深化创新开放合作,基础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我国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情况。比如,主要能源、原材料、消费品等产量在全球占比不小,但企业设备利用率仅为70%左右;在产能过剩的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却大量依赖进口。
“破解这些难题,必须依靠创新。”业内人士认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与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的经济体系截然不同。它要求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在每年经济增量中,必须实现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
创新驱动,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钥匙。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看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在此形势下,我们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逐渐步入智能化发展阶段,而其他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完成信息化。”姚建铨说,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广大科技工作者唯有把握大势、抢占先机,不懈奋斗、勇于创新,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强国重任。
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的引擎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创新队伍不断壮大。2017年,全国研发人员总量达到621.4万人,研发经费投入达17606亿元。随着研发队伍的壮大、研发经费的加大,如何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发挥经费最大作用,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神舟”飞天到高铁奔驰,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彰显了改革带来的蓬勃创新活力。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很多专家表示,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还面临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能力不足等。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他指出,一方面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激情和活力,另一方面要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因此,激发创新活力,还要不断改革完善科研平台开放制度,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开辟多元化合作渠道,才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行路有道,东风正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只要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改革为动力,把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全力激发出来,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科技强国征程上书写决胜未来的奇迹。
优化生态,培育万众创新的土壤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信、北斗导航……今天,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很多专家表示,我国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得益于一系列利于高精尖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竞争的机制不断完善,这让创新的土壤更加肥沃。事实也证明,我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破解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更是极大激发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越来越多的创客、创新爱好者及普通民众参与到创业创新大潮中来。如今,从孵化器到众创空间,从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火炬熊熊燃烧,照亮神州大地。
“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创新气质和潜能,使得中国的科技创新奇迹书写在世界各地。”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赵新力说,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为此,必须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赵新力表示,科技人才的培育和成长是有规律的,我们要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要注重各个行业和岗位的基础性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但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还应扭转重应用、轻基础的倾向,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
“更为重要的是,在人才发展软环境上用心、用力,搭建事业平台、人生舞台,让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中国科学院院士余梦伦认为,只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厚植人才发展的土壤,才能为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