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无人机升空,看看对手眼中的自己


■王 日 刘 洋

隆冬时节,西北某地山风呼啸,温度逼近零下20摄氏度,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机动数百公里,连夜展开部署,一场实兵战术对抗演习即将展开。

距演习开始还有17个小时。“嘀、嘀、嘀……”急促的紧急集合哨音响起,人员全副武装,紧急就位。当听到“拆除现有伪装,重新进行伪装防护”的命令时,官兵们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顾不上多想,迅速展开行动。

“一个小时前,冒着严寒,刚刚完成兵器车辆和宿营帐篷的防护伪装,为何要重新弄?”面对笔者的疑问,作训科科长王长虹递过来一张图。

原来,我方指挥员半个小时前利用小型无人机对地导阵地、宿营地等目标进行了空中“侦察”。从无人机传回的视频图像中,能明显识别出多个防护伪装目标,如果真是“敌”方来侦察,后果不堪设想。

“不知道自己在对手眼中的样子,那么你所有的行动都只能是一厢情愿。”该旅领导介绍,不仅要全面了解对手,更要用对手的思维和眼光来审视自己,这样才能在对抗中占得主动。

而就在两个月前,一次狼狈的经历让大家记忆犹新。该旅换装后首次参加检验性实弹打靶任务,某营导弹阵地在“背对背”对抗阶段,被对方的侦察力量轻松识别,被迫紧急机动转移。在随后的检讨反思中,他们得出的教训是:“与对手‘换位’思考不够,与实战要求对接不紧。”

在此次战术演习任务前,该旅专门请驻地航空兵部队专家针对侦察手段、作战战法等进行授课;与参演雷达部队共同研究兵器性能,做好情报融合;对周边山川地貌进行详细分析,多方预判可能的来袭航线……

“发现‘敌机’一架!做好战斗准备……”“敌机”利用夜色掩护,试图对保卫要地进行快速突袭。只见该旅利用设置的多个假目标,伺机佯动,诱敌深入。“目标捕获……”耀眼的小白点刚刚跃上屏幕就被主操纵手李嘉栋迅速锁定。

“二号,导弹一发,××公里,发射!”

抗击成功,战斗继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