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跨越“心中的海拔”


■本报特约记者  孙利波  通讯员  唐 磊

初冬的青藏高原一片银装素裹,几道车辙在风雪中若隐若现。车辙尽头的旷野中,十几个身影围着几门火炮正在忙碌,一发炮弹突然破膛而出,震天的巨响在雪峰间久久回荡。

炮声渐消时,他们已完成射击效果记录和数据采集。在这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他们的动作稍显迟缓,但口令并未因缺氧而变得低沉。

这十几个身影,是西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旅长于洋带领的武器效能试验小组。他们所操控的火炮,是旅里刚刚配发的某新型主战装备。

装备刚列装,性能还未摸清就上高原,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近5000米的海拔,远超装备厂家所明确的海拔上限,多少有些冒险。然而, 对于这个旅来讲,这些看似不可理解的举动如今早已成为常态。

原因只有一个:前年,这个旅从平原地带移防到了青藏高原。

“驻扎高原后,训练模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于洋介绍,以往部队驻扎在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带,通常是在营区打基础、练技能,野外驻训时上高原练战术、练战法,称之为“上山训练”;移防高原后,部队不论平时训练还是驻训演习,都是在高海拔地区,常年都是“山上训练”。

在过去,“梯田式练兵”、逐步适应高寒环境,是驻西部地区陆军部队高原实战化训练的法宝:从海拔3000米开始,每升高500米作为一个调整台阶,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相应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013年,于洋曾按照这一训练方式,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地域驻训4个月,人员无一伤亡,装备无一损坏,不论是高寒地区的机动距离,还是演练课目数量,都创造了该部历史纪录。

然而,随着部队依令移防高原,部队从“临时驻扎高原”变成“长期扎根高原”,在于洋心中,曾被奉为法宝的“梯田式练兵”“适应性训练”已不合时宜。

“营区是高原环境,战场在高原环境,必须祛除临时适应观念,对人员和装备都是如此。”移防高原前,旅里就组织官兵广泛开展抗缺氧等针对性训练,为官兵普及高原病预防知识,并系统梳理往年积累的各类高原训练数据。

“得益于扎实的准备工作,部队一上高原就处在打仗状态。”火力科参谋王恺记得,他们到达高原第二天就展开高原体能训练,一周后就打实弹。一个月后接受上级实战化考核,同样取得优异成绩。

征战高原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高寒缺氧的环境,不仅让官兵产生高原反应,连武器装备都患上了“高原病”。刚上高原时,一次实弹射击考核,由于高原气压低,许多重装备效能下降,跑不快、打不准、精度低,总体合格率下降了不少。

“锤炼高原战力,首先要治好武器装备的‘高原病’。”移防高原仅半年时间,他们把全旅所有轻重火器都至少打了4遍,所有车辆装备都到雪域天路上走了几遭,形成了14个方面的分析研究报告,积累了3万多组高原作战数据。

“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像武器装备的‘高原健康档案’一样。”炮兵营榴炮三连连长王闰兵拿某型火炮举例,“现在火炮在什么样的海拔用什么样的参数校正,打什么目标用哪种弹药引信,我们一翻‘档案’就一目了然,武器装备的‘高原病’再也不是难题。”

“走上高原,离战场更近了,离使命更近了,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旅政委王韬说,“高原训练,能适应是一个层次,能打胜仗、不辱使命才是更高的目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