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一场军用角术(中国式摔跤)比赛在陆军装甲兵学院的文体中心内精彩上演。场上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场下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一片热火朝天的比赛场景吸引了很多官兵自发来观战。
来自该院的12支队伍、120余名学员报名参加了团体和个人两项比赛的争夺。其中,个人赛设置了54公斤级、58公斤级、63公斤级、68公斤级、74公斤级、80公斤级、80公斤级以上。团体赛则是以学员队为单位组队参加,每支队伍选派3名优秀选手出战,经过抽签后进行淘汰赛,最终奖励前三名。
“一跤定胜负”,这个特别的赛制为比赛增添了一把火。竞技体育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性,国际上正常的摔跤比赛基本都是三局两胜,而陆军装甲兵学院的第三届军用角术(中国式摔跤)争霸赛在预赛阶段采用的则是“一跤定胜负”,这就为比赛增添了更多的看点。以弱胜强、以巧取胜、惊险胜出等各种精彩场面不断上演,让场边观战的学员也都热血沸腾。
赛场如战场,只有实力最强的人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经过上百场比赛的对抗,最终每一个级别的前三名和团体前三名顺利产生。“军用角术,对学员对抗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强的实战意义,通过平时的训练和今天的比赛让学员去体会实战的感觉、培养实战的意识,以及在比赛中去培养瞬间的判断能力,选择什么时机展开进攻和防御”,陆军装甲兵学院军政基础系军事体育教研室副教授林乐海说,“军用角术比赛中这种直接的身体对抗,也可以培养学员敢打敢拼的军人作风,对他们将来走上战场谋打赢有着重要意义。”
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竞技运动。两名运动员徒手相搏,按照一定的规则,以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摔倒对手。
中国式摔跤,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区别于国际式摔跤而命名。如今,中国式摔跤运动的部分人士认为,这项运动应命名为角术更为合理。
角术,意为角抵之术,角为角逐、角斗之意,术是方法。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角抵起源于中华先祖的原始狩猎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而兴起。在古老传说中,黄帝部落曾经采用角抵之术战胜了蚩尤部落,可见角抵很早就用于格斗和战争。
随着近年来实战化训练氛围愈发浓厚,陆军装甲兵学院把角术引入课堂,并聘请中国式摔跤的代表人物董雅臣教练进驻学院进行军用角术的普及和推广。
董雅臣,中国式摔跤的开创人,曾经风云一时的“跤王”,也是中国式摔跤连续九年的全国冠军得主、国家级教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如今,岁月早已在年过六旬的董教练额头上留下了一道道印记,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活跃在中国式摔跤的舞台上,为角术的发扬光大奔走呼吁。
说起中国式摔跤进军营,董雅臣教练的眼睛里闪耀着青春的光芒,聊起天也变得格外生动。“中国式摔跤,是高雅文明的运动,精髓在于不置对手于死地,而通过切、勾、拿、入、揣等技术,迫使对手倒地,提倡以巧破千斤的精神。”董教练一提起角术进军营就有说不尽的话,“如今角术进军营,向实战化靠拢,军用角术就应运而生。军用角术,其内涵实则是徒手格斗制敌之术,官兵在平时训练中加强一招制敌的强化训练,在未来战场上就能更加强大。”
随着董教练的到来,军用角术运动也在陆军装甲兵学院扎下了根,有力地推动了该院学员在综合体能和实战化训练水平的提升。
2013年,在董教练的牵头下,以推广军用角术、弘扬尚武精神、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宗旨,全军第一个军用角术俱乐部在陆军装甲兵学院成立。
在过去的数年中,学院军用角术队先后培养了众多具有摔跤专业特长的学员,在2015年的全国中国式摔跤俱乐部锦标赛中获得男子专业组第五名,并荣获特殊贡献奖和精神文明运动队称号。
“军用角术,曾是我们的选修课程,很多学员都喜欢这个课,在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校内的比赛吸引更多人加入进来,喜欢上角术,在学院内营造一种练兵习武的浓厚氛围。”董雅臣教练说。
上图:陆军装甲兵学院第三届军用角术争霸赛的部分参赛队员合影留念。文 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