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别因怠惰成“武盲”


■詹志刚

刘伯承元帅一生历经数百次战役战斗,有着“战争之神”的美誉。为避免打情况不明的莽撞仗、糊里糊涂的懵懂仗,他倡导部队办学习班、训练班,努力消灭“武盲”。这一要求,至今仍有针对性。

所谓“武盲”,就是不懂战争、不会打仗的人。备战打仗是军队的主责主业,军人只有知战善战,才能在战场这个死生之地赢得胜利。如果是“武盲”,就根本上不得战场,更别提打出军威、捍卫荣誉。打仗是一门大学问,无论是战斗力生成还是兵力运用、无论是制胜机理还是时代特征,都需要深刻洞悉、把握规律,既抓住相对稳定的,又看到快速变化的。下功夫钻透这门学问,才能练有方向、打有底气。否则,就会是“蚊子叮菩萨,咬错了人”。

革命战争年代,刚刚投身军旅的广大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对行军作战和部队教育训练也是外行。但经过残酷战争的锻炼、官兵自身的努力,昔日的放牛娃、学徒工、青年学生,成为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沙场骁将,不仅为军队储备了大量优秀军事指挥员,也为打出漂亮仗、战胜强大敌人奠定了基础。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历史,也是承载宝贵经验的往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提醒指挥员要有自知之明,他说:“不要以为我们过去打了很多漂亮仗,立了很多战功,就觉得自己行。”当今时代,军事技术一日千里,战争面貌日新月异。我军多年没有打过仗了,官兵对现代战争的认识和理解处在前沿还是落后时代,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决定着备战的方向、练兵的质效、战场的胜负。解决不好,以后就会吃大亏。

现代战争节奏快、强度大,比过去更容不得“武盲”。这几年,我军大兴战争和作战问题研究之风,指挥员带头加强学习,加强军事斗争实践锻炼,努力提高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但要看到,少数同志在钻战研战上用心不勤、慵懒怠惰,缺乏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甘于陷身战争的重重迷雾中,这是极大的危险。

“不专就不能精通,不熟就不能生巧。”各级要视打仗为安身立命的专业,深入研究战斗力生成规律,切实掌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须知,军事斗争只有适应新的形势、熟悉新的作战对象、学会新的战略战术,才能在未来战场克敌制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