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特战尖兵·精武之志


刀靠磨,钢靠锻,能打胜仗要靠练。实战化训练的广阔舞台,催生出一大批思战者、谋战者、为战者。他们在强军征程中闯关夺隘、攻坚克难,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胜战风采。

本期主题聚焦特战尖兵。他们来自南国的武警云南总队,有逆行而上的侦察能手,有苦练“针线活”的狙击手,有转型重塑的车载机枪手,有不惧伤痛的弓弩手……他们是特战精英群体的缩影,描摹出“刀尖舞者”的精武轨迹。

对军人来说,决战决胜的能力必须要走在时代前面、走在对手前面。能征善战者,方能履行使命,且看特战尖兵的精武之志!

——编 者

侦察能手梁钊广——

只要扛得住,就要狠劲练

“刺啦”一下,荆棘在梁钊广粗壮的脸上划出一道鲜红的伤口,火辣辣的生疼。

“不对,有蹊跷!”梁钊广心中一紧,快身扑进草丛,匍匐挪移间用红外设备扫视周围。在400米的侦察通道里,早已布满电子监控“哨”。

“转移!”梁钊广把心一横,钻进右侧丛林,躬身潜行,消失在月夜下。在密林荆棘中,梁钊广屏息匍匐,任凭荆棘划开血肉,也不停止前进。

突然,一条水沟横在他面前。他拿起夜视仪小心观察,深沟右侧一处灌木丛中红灯闪烁。“这就是此次行动需要获取的任务物品,但为何毫无防备!”梁钊广带着疑虑,一溜烟儿钻进了深沟。逆流而上,梁钊广被荆棘划开的伤口浸泡在水里,疼痛并没让他有半分懈怠,他依然全神贯注观察着前方敌情。

“有情况!”梁钊广心中一惊。右侧草丛里有红灯,观察不细还真难发现这里隐藏的电子监控。刚前进不到两米,左侧的灌木丛中又一个红灯闪烁。梁钊广隐蔽在荆棘里,悄悄地摸到灌木丛中的“电子暗哨”后方,干净利落地抹掉“哨兵”,摘取任务物品,朝着终点跑去。

“梁钊广用时13分25秒,得分117分!”虽然对讲机里传来了好成绩,但中队长邓应春看着梁钊广满脸的鲜血,还是有些心疼。在刀尖上磨砺的梁钊广对待比武或是训练总是这么拼命,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拦不住他争冠夺魁的决心。

在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共同组织的“2015中斯联合训练”中,梁钊广与友邻单位混合编队为第三特战小队,在42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快速搜索并猎杀逃亡“暴恐分子”。一个多月时间,从城市反恐到丛林作战,从楼房突击到暗哨反偷射击,他硬是凭着“只要扛得住,就要狠劲练”的劲儿拿下了“最佳学员”称号。

在武警部队组织的“云岭对抗”演习中,梁钊广的表现同样精彩。子夜,一队身着伪装衣的“蓝军”分队悄然抵达袭扰阵地,一路将外围暗哨清掉,准备偷袭“红军”大本营。孰料,“红军”早早内外各设下三道潜伏暗岗,正面守军步步抗击。“蓝军”突袭指挥所计划暴露,分散向预定路线退去。“红军”借势组织围追捕歼。

战斗开始!追击分队刚过,数十团黑影从四面八方的树上跳下,瞬间消失在密林深处,直奔“红军”指挥所而去。原来梁钊广早已带领战友潜伏数小时,为的就是引蛇出洞,绕过追击之敌。

梁钊广如月下的一团黑影一闪而过,两名哨兵随即追击。绕过哨兵,梁钊广连破暗岗防线,成功杀了“红军”一个回马枪,一举端掉了指挥部。此战,梁钊广再胜。

心声:

军人生来为打赢

■梁钊广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战场上,没有人会因为艰难险阻而怜惜弱者。奖杯永远是留给胜者的。

狙击手石增位——

练好“针线活”,自然长本事

深冬云岭,凄风冷雨。作为这场“掏窝斩首”演习行动的关键狙击点,武警云南总队某特战中队狙击手石增位已经在雪里趴了1个小时,寒风发疯似的往伪装衣里钻。他四肢被冻得渐渐失去知觉,但眼睛依然透过瞄准镜死盯着前方。

此时,藏匿在居民楼内的一名“恐怖分子”手里藏着烟雾弹假装投降,乘机制造混乱,为另一名“恐怖分子”逃跑争取时间。但这一切尽在石增位的掌控之中,只见他轻舔了一下嘴唇,深吸一口气,食指慢慢用力扣动扳机。“砰”的一声,石增位成功“击毙”了准备逃跑的“恐怖分子”。

石增位是武警云南总队机动某支队特战分队的一名狙击手。说起他,战友们都对他赞不绝口,为啥?一个魁梧黧黑的粗汉,却有着一手了得的“针线功夫”。

2016年底,担任了5年突击队员的石增位由于步枪射击成绩突出,接替转业老班长狙击手的位置。当时,很多战友都不看好他,习惯了在突击岗位发起冲锋的石增位能够沉下心来练狙击吗?打得好步枪,不一定就能打好狙击枪。那年支队年终大考,石增位在狙击课目考核中,操之过急,没能稳下心来调整,盲目射击,最终没能命中靶标,“首秀”以失败告终。

“首秀”失利带来的阵痛,愈发激发了石增位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血性。他回想起老班长临走前的一番话:“练好针线活,自然长本事。”打那之后,石增位便决心在这绣花针上较较劲。

老班长所说的“针线活”就是用绣花针在米粒上打孔,锻炼的是狙击手最需要的耐心与沉稳。这米上打孔看似简单,但穿米时力量稍稍偏大一丝,米粒就会瞬间破裂;力量稍轻一毫,又不足以挑破米粒。在无数次尝试中,石增位布满老茧的双手不知被扎了多少血孔,磨平多少针头。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休息时间穿插进行句号打点,叠弹壳等训练。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穿米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从20分钟到10分钟再到2分钟,穿米打孔速度越来越快。为了增强据枪稳定性,每次训练他总是会在枪管放着一枚弹壳,才据枪瞄准。起初练10分钟内不允许弹壳掉落,到后来练到坚持1个多小时不掉弹壳,他才肯罢休……

有心人,天不负。在总队“巅峰”特战比武中,他终于一枪成名。那天午时,滚滚热浪蒸腾而上,不少战友因课目设置困难和天气炎热的干扰而败下阵来。能否一击制胜,中队战友都为石增位捏了一把汗。此时,豆大的汗珠顺着石增位黝黑的脸颊滑落,他慢慢调整呼吸,手指预压扳机至临界点,“稳住!”石增位不断提醒自己,4、3、2、1!“砰!砰!”两个靶标应声击落。他以用时最短、弹着距离靶心最近的成绩赢得满堂喝彩。

心声:

做一把锋利的尖刀

■石增位

要做尖刀,就做一把刺进敌人胸膛的尖刀。一切的磨砺与付出,是为了让这把尖刀变得更加锋利。

车载机枪手蒋昌龙——

多下苦功夫,练就真功夫

“点火、启动!”热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蒋昌龙热感冒还未痊愈,就扎进蒸笼般的车舱内。

“显靶!”两个180度急转漂移停车后,蒋昌龙胃里一顿翻江倒海,就连视线也变得模糊起来。

“哐当!”体力透支的蒋昌龙竭力将子弹推送上膛。他咽了咽口水,一把将准备好的辣椒塞进口中,瞬间一团火从肠胃蹿到头顶。计算弹道、调整偏差、瞄准射击。“砰!砰!砰……”子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划破幽暗的天际,20发子弹全部命中!

蒋昌龙喜欢用吃辣椒的方式来醒脑,而且这个长得魁梧黧黑、虎目浓眉的车载机枪手还是炊事员“出身”。

在炊事员岗位上的蒋昌龙兢兢业业,只用一年半时间就分别拿下初级、中级厨师证书。刚参加完厨师中级培训不久的蒋昌龙接到指导员电话,由于他体能素质不错,中队想培养他当车载机枪手,问他答不答应。从灶台到靶台,其中困难可想而知。想了一会儿,他咬了咬牙,答应了下来。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为了弄明白车载机枪内部结构,他对照大纲无数次拆装研究,每一个细小零件他都反复琢磨;练架枪速度,他的肩膀被枪磨出老茧;练臂力,他早、中、晚各抓举20公斤重哑铃300多次;练车体抗眩晕,别人转10圈他就转20圈。晕了,塞一把辣椒提神醒脑再转……在一次次残酷的训练中,他实现了自己的转型重塑。

那年,南部战区组织兵种协作区比武集训,蒋昌龙以一发之差与冠军失之交臂。打那之后,蒋昌龙就一直憋着一股劲,决定从零开始。从静止的精度瞄准、修偏等单项训练到带实战背景的抗眩晕、抗干扰瞄准、运动中瞄准射击等专项训练;从最初的模拟器材到实装实战操作,每一次训练下来都是汗流浃背、头晕目眩。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休息时间主动研究环境对射击的影响和机枪射击要领。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了车载射击技能的大幅提高。

苦功夫,坚持到底就成了真功夫。武警部队突击“火力”分队比武那晚,200米开外,车灯照明忽明忽暗,蒋昌龙端坐在枪塔上,一双敏锐的豹眼凝视着月下的一切。突然,一团绿影闪过视镜,移动靶标突现挪行。蒋昌龙屏住呼吸,透过瞄准镜紧紧锁住靶标,子弹瞬间冲出枪膛……

“不好,要溜!”首发命中后靶标突然加速。副手嘀咕:“锁定不了,班长咋打?”蒋昌龙果断作出决断:靶标移动变幻莫测,跟随射击难以命中,唯有反向慢速移动,提前击发,才能制胜!

“怎么打!就这么打!”蒋昌龙咬牙触动击发果断开火,弹无虚发!

心声:

转型是为了更好冲锋

■蒋昌龙

谁说炊事兵不能当特战精兵,勇者从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虽说我是从零开始,但我相信,只要不懈拼搏,就能交出百分答卷。

弓弩手马天永——

受伤无所谓,能赢最重要

若不是捡到带血的绷带,大家都以为马天永没受伤。

比武那晚,小队长马天永率队潜伏至“恐怖分子”营地旁的半山腰,执行“秘密渗透”任务,伺机对其警戒哨实施“无声射杀”,但苦于对手狡猾,一直寻不到战机。

“若无法完成任务,将无法竞争团体冠军。”此时,无数行动预案在马天永眼前浮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额头上冒出黄豆般大小的汗珠。

此时,耳麦传来队友消息,“发现目标!”马天永顺势一跃,爬上一棵大树,弯弓、瞄准、击发。一支利箭飞速穿过密林刺向目标,敌警戒哨还没反应过来,就已栽倒在地。

“行动!”战机稍纵即逝,马天永从3米多高的树杈上一跃而下。但由于地面湿滑,他落地后一个踉跄,右膝重重地撞在一块尖石上。

“咋啦?”看到马天永紧皱眉头,救护员张琪迅速靠过来,“把裤子卷起来”。膝盖侧面被撞出一个小伤口,但由于情况紧急,张琪只好用绷带缠绕住马天永膝盖做临时处理,随后一起跑进了密林。

跟在马天永身后的张琪,看到马天永一瘸一跛的跑步姿势,猜测他的伤情不轻。

根据任务要求,他们抵近指定位置后,需要消灭敌哨兵,抵近营地侦察,完成敌兵力部署残图恢复,为后方指挥所制订突袭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到达指定位置,马天永发现膝盖上的绷带不见了,但他已顾及不了这么多,迅速绘制起地图。因为刚刚受伤,他此时连手里的笔都有些拿不稳了。

“还能坚持吗?”这时,张琪拿着一个带血的急救包爬到了马天永身旁。

“能!”马天永目光如炬,坚定地回答。

2年前,也是参加总队军事大比武,胸有成竹的他在全支队官兵面前立下军令状,“不拿名次,誓不罢休!”但意外发生了,参加2公里武装越野射击那天,马天永身旁队友取枪准备射击时,不小心将枪挥向马天永眼角,鲜血顿时模糊了双眼。无奈之下,他只能遗憾退赛。

“我已经放弃过一次,这次说啥也不行。”

“至少让我再看一下!”在张琪一再坚持下,马天永不情愿地卷起了裤腿。

“伤口是扯开一点了,但幸好没伤到骨头!”张琪长舒一口气。

“帮忙赶紧处理一下!我们要转移到下个任务地点了!”包扎过后,马天永收好地图,一溜烟儿再次钻进密林。前方,还有下一个任务在等着他。

心声:

当兵就要当能打仗的兵

■马天永

军人因打仗而生,为打仗而存在。作为一名战士,只有训时多流汗,才能在复杂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

本期撰稿:杨 玺 马艺训 胡 程 邱彬洵 王文涛

版式设计:孙  鑫

图片摄影:李善明 陈伟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