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不是演员,只是真实故事的‘搬运工’。”隆冬的科尔沁草原天寒地冻,陆军某试验训练区礼堂内,一场“草原夜校开讲了”活动如期开幕。
“那一次,我已经做好了回不来的心理准备。有一种‘一脚踏在人间,一脚踏在地狱’的感觉。”首先开讲的是某测量室高级工程师李晓辉。几年前的一场弹药威力效应试验中,由于装药量大、测试距离近,危险系数大。作为现场指挥员,李晓辉迎难而上。
一切准备就绪,李晓辉按下起爆按钮,弹药却迟迟没有动静。弹药“拒爆”!未爆弹被称为“死亡陷阱”,随时可能爆炸。试验现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你们退后,让我来!”生死关头,李晓辉再次站了出来。当他猫着腰独自走向未爆弹药时,空气中处处透着紧张与压抑,静寂的试验场只剩下李晓辉的脚步声。几分钟后,李晓辉向后方举手示意:问题找到了。
然而,“死神”似乎认为剧情不够跌宕。当李晓辉再次按下起爆按钮时,仅听到一声闷响,弹药再次“拒爆”!
“两次‘拒爆’的概率,就好比神枪手连续两次脱靶。”李晓辉的讲述让听众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相比首次‘拒爆’,这次情况更加复杂,危险程度呈指数级上升。”
“死神”仿佛在微笑,但李晓辉没有慌乱。“穿着防爆服,仿佛和周围的人分隔成了两个世界。在防爆服内,只能听到自己怦、怦、怦的心跳声和沉重的呼吸声。走向弹药,有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感觉。”
庆幸的是,故障最终被排除,试验获得成功!台下听众也从紧张的试验场“回到”温暖的礼堂,感动如潮水涌上心头,泪水打湿眼眶。
开讲继续进行。大家的思绪又从礼堂飞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试验场。“咦?那不是赵一兵吗?”恶劣的自然环境,年轻人都难以承受,对于已经46岁的赵一兵来说,堪比一场生命的挑战。“宁可透支生命,决不拖欠使命”“缺氧气不缺斗志,海拔高标准更高”,这是他今天给出的答案。
长年在外试验,远离家人,没能完成孩子的暑假愿望,没能陪一陪长期分隔两地的妻子,这个扎根草原多年的“外乡人”,早已把个人价值融进了试验鉴定事业。
两个多小时的开讲,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从官兵们的眼前闪过。他们看到高级工程师冷雪冰十年磨一剑,研究成果解决世界性难题;他们看到工程师熊远波在南苏丹冒着被袭击的危险,多次完成长途武装护卫、难民营武器清查等维和任务……
记者注意到,上台开讲的,既有来自科研前沿的工程师,也有来自基层连队的老班长。“一个个带着硝烟味的故事触及官兵灵魂,激发官兵为战砺剑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试验区政委侯立波深有感触地说。
(摘自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