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
习主席曾多次强调,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这提醒党员干部要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以律己、清白做人,要做到正言、正行、正心,不为物欲所迷,不为私欲所动,不为权欲所困,始终保持公私分明的政治操守,严防各种风险和诱惑的侵蚀。
然而,也有个别党员干部把公私混为一谈,将私利、私欲凌驾于组织之上,先私后公,有私无公。寻根溯源,思想深处的公私不分是产生腐败问题的毒源。历史警示我们,公私不分必将破坏党的形象、削弱党的执政根基。
党章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员干部肩负着为民谋福、为党奋进、为国创业的神圣使命,只有摆正公私二心,才能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
摆正公私二心,靠自律也要靠他律。在公与私的问题上,党员干部必须具备刀口向内、刮骨疗毒、再塑肌体的勇气和信心。通过“灭官烛看家书”等典故可以看到,公私分明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很强的自律意识,但也离不开用他律来强化自律。以严监督、强问责来促担当、促落实,才能推动党员干部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推进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摆正公私二心,靠觉悟更要靠制度。一时靠觉悟,长久靠制度。作风方面的顽疾,归根结底要靠制度来祛除。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法纪意识和法治思维,用党规法纪管住自己的公、私之心。党组织应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使每名党员干部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慎言、慎行;对违反制度踩“火线”、闯“雷区”、碰底线的行为零容忍,做到问责一人,警醒一片。
公、私二字是衡量党性强弱的试金石。古人云:“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党员干部须牢固树立党性意识,坚持清正廉洁、公私分明,事事出于公心,处处想着官兵,才能锻造出为公为兵的品质,才能在事业上踩得实、行得端、走得远,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党员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