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都是“眼色”惹的祸


■甘兆楠 赵 欣 史亚翔

去年9月,小周再次踏入军营,成为一名二次入伍新战士。因各方面表现突出,入营不久他便被任命为新兵班副班长,成为干部骨干的得力助手。连队的器重让小周干劲十足,积极为其他新战友传授经验。

然而前不久,小周却栽在了自己的“眼色”上。

那天早操结束,班长杜星瀚组织个别体能素质较弱的新兵加练,小周则带着其他战友先回到排房整理内务。眼看快到开饭时间,班长的被子却还摊在床上。

“真是一点眼色都没有!”说罢,小周便开始帮着班长整理内务。不一会儿,一个标准的“豆腐块”就呈现在大家眼前。帮班长整理完内务,小周还不忘“教育”其他新兵:“想在部队干得好,就得有眼色。”这让其他新兵顿时觉得惭愧。在他看来,新兵要学会“察言观色”。

结束训练回到排房的杜星瀚,发现自己的内务已被整理得井井有条,本想询问一番,却被开饭哨声打断。

当天下午,战术训练时突降大雨,回到连队大家已是满身泥巴。因洗漱间空间受限,连队安排新兵先行换洗衣物。杜星瀚将换下来的脏衣服放在洗漱间的脸盆里,便回了排房休息。然而,等他洗完澡准备洗衣服时却发现衣服“不翼而飞”。难道有人洗错了?杜星瀚赶忙跑到晒衣场找,自己的衣服果然已洗净晾好。

“是谁帮我洗的衣服?”杜星瀚回到排房找来全班新兵询问。“班长,您每天带我们训练这么辛苦,这点小事就交给我们吧。”小周满脸得意地向杜星瀚解释道。

“连队明令禁止新兵替干部骨干干私活,你怎么还明知故犯?早上的被子也是你叠的?”面对班长的连番质问,小周感到万分委屈。他没想到自己这么有眼色非但没有得到表扬,反而受到批评。

“你体谅班长辛苦没有错,但好心用错了地方。”见小周不解,杜星瀚把他叫到一边,耐心地解释说,不管是新兵还是骨干,大家的军人身份是一样的,没有谁比谁特殊。你这样做,会引导其他新兵走歪路。

不久后的一次新兵工作座谈会上,杜星瀚将这一现象抛了出来。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单位干部骨干纷纷谈到二次入伍新战士存在的类似现象:有的“教育”其他新战友,排房里的大椅子是班长的“专属”;有的“提醒”其他新战友,去超市买零食要记得给骨干带一份;有的“告诫”其他新战友,吃饭时要等班长先动筷,班长吃完必须立刻放下筷子。

“二次入伍新战士对新训工作起到很好辅助作用,但同时他们身上也沾染不少旧体制下的陋习。”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危害后,旅领导专门组织全体新兵开展了一次集中教育,请老兵连队的训练典型走上讲台,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在部队要靠素质立身、靠实绩进步。同时构建立体监督网络,综合运用兵情意见箱、监督热线等方式,鼓励新兵自纠自查,自报类似现象。

打那以后,小周也渐渐明白,讲礼貌、重细节没错,但把心思和精力花在揣摩帮干部骨干干私活上要不得,踏实干好本职才是最吃香的通行证。如今,小周依旧很有“眼色”,只不过现在的“眼色”全部用在了帮助战友提高训练成绩上。

微议录

少点“会来事”

■第72集团军某旅副政委 刘 陶

“想在部队干得好,就得有眼色。”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二次入伍新战士小周每天花不少心思精力“察言观色”。小周眼中的“眼色”,换个词讲叫做“会来事”。

有一段时间,受不良风气影响,个别军人把“会来事”当真本事,习惯于“察言观色”,善于投领导所好,导致心思精力关注校场少、关心市场多,进招待所多、进指挥所少。毫无疑问,随着作风建设不断深入,此类现象越来越少,此类军人也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但是,“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我们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军人生来为打仗。穿上军装,就要树牢“靠素质立身、靠实干进步”的思想,就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练兵备战打仗上,用实干实绩获得认可、赢得尊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