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忠诚守护半世纪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50周年武警南京支队守桥官兵执勤一线见闻


█本报记者 代 烽 通讯员 王凤国 徐宜佳

一条横跨江面半个世纪的钢铁巨龙,再次华灯璀璨、换羽新生;

一群守卫大桥半个世纪的年轻士兵,依旧挺立如松、目光如炬。

12月29日,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迎来50岁生日,历经两年的全面修缮,再次通车,绽放新颜……

零点,冬日的江面寒风瑟瑟,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武警南京支队守桥大队某部中士赵帅穿着笔挺的军装,准点踏进南桥头堡哨位。虽然距离恢复通车还有几个小时,但站上哨位的赵帅立刻进入执勤状态,警惕地巡视起目标区域。

12月28日是赵帅的生日,战友们将大桥通车50周年的第一班哨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

“能成为第一个见证大桥50岁生日的守桥兵,很光荣!”赵帅说,今年8月,满服役期的他面临着走留抉择。女朋友希望他退伍回家把婚事定下来,而大桥却成为他心里难以割舍的牵挂。经过权衡,他选择留下来。

支队政委王余根介绍,为大桥站哨非常辛苦,夏天最热时公路路面能煎熟鸡蛋,冬天最冷时铁路路面穿着毛毡裤也抵不住寒气。大桥通车时,每天8万多辆汽车、4000多艘船舶从桥上桥下穿梭,98分贝的高噪音、20倍于平常的尾气污染,时刻考验着守桥官兵的意志。

“忠诚守大桥,奉献为人民。”这句话被守桥官兵们传承了50年,也践行了50年。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守护部队组建成立。50年来,守桥官兵始终把大桥视同生命,先后排除各类重大险情400余起、查获各类危险品千余件、救助困难群众数千人,完成重大临时勤务300余次,确保了南北交通大动脉的绝对安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部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900多人次立功。

清晨6时,武警南京支队船艇大队码头传来阵阵马达声,担负大桥江面巡查任务的01号巡逻艇正在紧张有序地做着出航准备。

艇长刘培峰告诉记者:“船艇大队巡逻警戒的水域是以大桥为中心,上下游各2000米内、约10平方公里的范围。潮起潮落,江面上飘来的一根木头、一个油桶、一只竹篮,往往逃脱不了官兵敏锐的目光。每年官兵从江面上打捞起的各种漂浮物达数十吨之多。”

“嘟!嘟!嘟!”7时30分,随着三声厚重的汽笛鸣响,01号巡逻艇从巨大的桥墩下缓缓穿过。甲板上,官兵整齐列队,向着国旗,向着大桥庄严敬礼。

8时30分,领班员韩博文带领巡逻哨兵走在大桥上。肩负着守桥军人的使命,肩负着人民群众的信任,哨兵们昂首挺胸行进在凛冽的寒风中。

11时整,通车仪式正式开始,伟岸的桥头堡、洁白的玉兰花灯、美丽的鲜花、招展的彩旗……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大桥,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我们将弘扬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不辱使命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不思回报的奉献精神……”大桥下,全体守桥官兵整齐列队、英姿飒爽。在王余根带领下,全体官兵高举右拳,向着鲜红的武警部队旗、向着大桥庄严宣誓……

(本报南京12月29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