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评功评奖,靠工作成绩说话;探亲休假归队,不带“土特产”;入党考学提干,全程公开透明……近年来,火箭军某基地着力纠治发生在官兵身边的“微腐败”,部队上下充盈着堂堂正气、虎虎生气、融融暖气,凝聚起同心筑梦强军的磅礴正能量。
“微腐败”虽小,危害犹大。基地政委赵全红介绍,近年来,他们从与官兵切身利益相关的入党考学、晋职晋衔、评功评奖等敏感问题入手,持续推进以“阳光心态、阳光操作、阳光监督、阳光执纪”为重点的“阳光工程”建设;梳理《作风建设“80项负面清单”》,为各级纠治官兵身边“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立起靶标;制定下发《纠治四类严重违规情形》,划出底线红线,对违规违纪行为露头就打,切实让铁规发力、铁纪生威。
前不久,该基地专门组织狠刹歪风邪气、根治顽症痼疾“微课”宣讲。某导弹旅发射四营八连指导员容科新等4名基地优秀“四会”政治教员,进班排、上战位,结合典型案例、岗位实践和个人感悟,与官兵一起摆现象、论危害、析原因、找出路,在部队刮起一股按规办事、依规履职的“风暴”。
“微腐败”与官兵离得最近,对基层风气的损害也最大。该基地将纪检监察利剑挥向基层末梢,在旅团建立基层风气监察联系点,遴选风气监督员,围绕基层敏感事务处理等方面展开督察,切实纠治发生在官兵身边的不正之风。
某旅聘请58名思想过硬、作风扎实的士兵代表担任基层风气监督员,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培训,常态开展基层风气监察,发现问题直通纪检监察科。“监督之眼无处不在,让‘微腐败’无处藏身。”该旅基层风气监督员,发射二营三级军士长王洪波告诉记者。
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治理“车轮上的腐败”;从严查“干涉基层敏感事务”,到纠治“收受土特产”等,一个个难题得到解决,一个个“山头”被攻克,部队建设呈现激浊扬清、传统回归的向上向好新气象。
近两年,某旅多名干部转业,不少重要岗位出现空缺。“用谁不用谁,实绩说了算。”该旅党委坚持用战斗力这把“铁标尺”一量到底,提拔任用数十人,没有一匹“黑马”。从技术营长岗位调整为保障部长的梁治平由衷地说:“部队风清气正,组织的威信就立起来了。”
无独有偶。某团一名士官在选晋综合考核中多项成绩不达标,其父母来到部队找关系说情,被团领导严词拒绝:考核不合格就是不称职,不能继续留队。而同一个连队综合考评中成绩优秀的上等兵武亚辉,虽长年在外执行任务,却被优先确定留队。
部队风气提纯,兵心士气提振。初冬时节,该基地所属多个旅团拔营出征,分赴多个方向执行跨区实战化演训任务,在接连不断的导调特情中,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参训官兵克服天气严寒、高原缺氧等不利条件,多型导弹准时点火,精确命中目标。机关精准控制能力、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和官兵技战术水平得到全面检验淬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