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 重塑·作风形象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全军开展军事训练监察,对归正我军战斗队的作风形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激浊扬清演兵场


■本报记者 梁蓬飞

2014年4月3日,《解放军报》一版刊发一则消息:全军和武警部队开展军事训练监察。在那天的报纸上,这条新闻算不上醒目。

今时今日,置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短暂时空里审视,军事训练监察对于推动我军实战化训练发展,对于重塑练兵备战领域作风形象,力度如此之大、程度如此之深、作用如此之著,却让记者始料未及。

特别是2016年我军军事训练监察体制建立以来,军委和战区、军兵种两级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多轮多批训练监察,大力纠治训练中与实战不符的思想行为,三军演兵场激浊扬清,面貌一新,全军部队树立起威武之师的打仗形象,广大官兵展现出能打胜仗的“军人之美”。

破 局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军队首先是战斗队”“威武之师还得威武”……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军军事训练领域深陷自我设计、自我检验、自我考核、自我评价之中,重决策部署、轻监督落实,没有“硬指标”,常常是训与不训一个样、训好训坏一个样。惟有引入强有力的“第三方力量”,才能打破军事训练自我循环的怪圈。

真正实质性的破局,始于这次改革。尽管我军从2014年就开始探索建立军事训练监察制度,但直到2016年才正式确立军事训练监察体制,即在军委和战区、军兵种两级机关,设立专职的训练监察部门。如此一来,训练领域有了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的管控闭环。

督政、督法、督效、督纪,军事训练监察硬起铁腕,搅动实战化练兵“一池春水”。监察组所到之处,除了毫不留情指出问题,还会同相关部门对训练任务没完成、训练考核不合格、训练规定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形成处理意见。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2016年底,中央军委办公厅通报28起违反军事训练制度规定的典型问题,涉及全军45个师旅以上单位,其中3起问题线索移交纪检部门处理;2017年春节刚过,军委训练管理部、军委纪委联合下发通报,对57个单位、99名干部追责问责,其中不乏军级单位甚至副战区级单位; 2018年6月,军委训练管理部印发《关于22起违反院校教育制度规定问题的通报》,要求各相关单位认真进行问题整改,依法依规对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追责问责……消息传来,全军震动。

监察“利剑”发力发威,部队训练向上向好。贯彻落实习主席和军委关于军事训练的决策指示更加坚决了,执行军事训练规章制度更加有力了,军事训练的中心地位越发巩固了,练兵备战责任逐层压紧压实了,训风演风考风教风学风研风明显好转了……在军事训练监察“第三方力量”推动下,聚焦备战打仗、改进训练作风正在军事训练领域形成压倒性态势。

除 弊

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军人要有军人的样子。而练兵备战、能打胜仗无疑是最美的样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始终把备战打仗放在强军兴军的核心地位加以强调,要求全军官兵一门心思谋打仗、聚精会神抓准备。军事训练监察坚持战斗力标准,向精神懈怠宣战,向和平积弊开刀,推动纠治长期影响和制约我军战斗力建设发展的顽症痼疾——

2015年4月,结合全军训风演风考风和院校行业风气整治,开展军事训练监察,重点纠治了部队训练存在的19类问题,院校教学存在的13类问题。

2016年4月,中央军委派出训练监察组,分三个波次进驻各战区和军种部分单位,着力纠治了军事训练与实战要求不符的突出问题。

2017年11月,监察利剑首次挥向战区联合训练和军兵种战役训练领域,高级指挥员和指挥机关研战谋战懂战、战区军种指挥融入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按照实战要求设置训练环境等情况被列入重点监察之列。

2018年1月,为贯彻落实习主席开训动员训令,军委训练管理部部署展开开训情况专项监察,强化全军号令意识,释放开训即严、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推动新年度训练开局精准入轨,有新作为、新气象。

潮头观澜,透视近年来的军事训练监察实践不难发现,其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触及问题越来越深。其中,既有当和平官、带和平兵的思想误区,也有危不施训、险不练兵,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消极保安全的观念窠臼;既有训练场上的形式主义等不实作风,也有“五个不会”“二八现象”的深层次问题;既有思路做法的纠偏正向,也有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充分彰显出训练监察对军事训练领域违规违纪行为的震慑力、对查处问题的整改力、对实战化训练的推动力。

兴 训

2018年4月,由各战区、各军兵种、武警部队和军委机关有关部门参加的专题会议在京召开,对近两年来训练监察发现的630多个倾向性问题集中把脉问诊,部署推进整改。

4年多来,军事训练监察工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贯穿问题意识,把推进实战化训练创新发展、提高部队打仗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革弊鼎新兴训,有力推动全军部队在军事训练领域来一场自我革命。

2014年4月16日,全军展开首次军事训练监察,38名专家组成7个工作组,对18个师旅级单位、12所军事院校分别进行监察。记者随队看到,每天监察结束,监察人员都会集中“会诊”,查找原因症结,提出对策建议。

发现问题只是开始,通报问题仅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循着这个理念和思路,考量每一次训练监察、每一年训练监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训练监察对军事训练的撬动与推进,主要体现在督促指导整改,提出解决对策,形成制度法规。于是,与每一份通报一起下发的,还有改进相关工作的部署要求;在每一轮监察结束之后,第一时间向军委提交决策咨询报告……

最直接最显著的成果,是推动一系列军事训练法规的出台。从《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暂行规定》,到新修订的军事训练条例、军事训练大纲,再到以教令、教程、教范为重点的训练教材体系,我军军事训练进入全面依法治训、从严治训、科学治训的新时代,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训练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