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个人的新闻引人注目。一位作家说,把个人和时代的交叉点写出来,就是伟大的故事。
放眼人民军队正在经历的这场伟大改革,我们身边官兵的一张张鲜活面孔,也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宏大叙事。
一声令下,在原总参信息化部机关工作多年的董晓波,走上军委联合参谋部信息通信局副局长岗位。“原单位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军信息化建设,现在则是专司主营指挥通信保障,核心是保通备战。” 董晓波加快适应自己的角色之变。他的故事,正是新成立的15个军委机关职能部门告别“总部制”,担起新职能的一个缩影。
北京大学2012级本科生宋玺投笔从戎之后,以全优成绩加入海军陆战队,在护航途中经受了硝烟洗礼,成为人们纷纷点赞的“青春榜样”。这个普通士兵的成长,与她服役的那支新型作战力量的成长密不可分。改革大潮中,海军陆战队、空降兵以及无人机、合成部队等新型作战力量的建设发展,将成就更多官兵的青春梦想。
恩格斯说,人们酷肖他的时代,远胜于酷肖他们的生身父母。改革强军大时代投影到每个官兵身上,每个官兵也都折射着这个时代的巨变。
几年前,年近半百的战斗机飞行员李浩到龄停飞后改飞无人机,历经4次转隶、5次移防,成为空军“首席无人机飞行员”。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后,李浩说:“要是没有这场改革,没有作战体系重塑,我到不了这个新质战斗力团队,是改革为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航程。”
面对改革,有机遇也必然有挑战,有成就也必然有痛楚。撤并降改之中,进退走留关口,一个个官兵做出的选择,以及选择之后的实践,构成了这一代军人群体的肖像。
两年前,一纸命令让某部二级军士长田秉义随部队从都市移防到了农村。看着妻子的泪眼,他轻声劝慰:“谁说已经奉献过的就不再需要奉献……”
那年,南部战区机关组建,因为编制受限,在原单位任5年处长的王连新调入战区机关被任命为干事。他给自己定下原则:“当干事就要真干事!”
在改革强军的大潮中,他们可能都是一朵小小的浪花。正是朵朵浪花的汇聚,才演绎出波澜壮阔的精彩,凝聚起滚滚向前的力量。
这力量,在飞行员刘锐驾驶“空中战神”轰-6K的飞行航迹中。从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到南海岛礁巡航,个人的航迹透视着军队改革的足迹。
这力量,在海军临沂舰的万里航程里。也门撤侨,临沂舰三进三出炮火密集的交战区,冒着枪林弹雨只为同胞回家……
流动的时间凝固历史,繁多的故事融为主题。从“极不平凡”走来,朝“伟大梦想”走去,越是拉长时间轴往回看,越能清晰看到跨越之大,越是从细节中仔细观察,越能明显感到破茧成蝶之美。
透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们可以看到一支军队的蜕变;解读这一代军人的故事,我们将洞察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