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国之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迈出历史性步伐,一个个重大事件屡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历史是事件的集合。站在岁月的轴线上回望,这一个个重大事件就像一串串足迹,步步铿锵,见证人民军队走进强军新时代。
人民军队将永远铭记这个时间点:2015年11月24日。这一天,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人民军队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徐徐展开蓝图。
此后,一个个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接踵而至——
2015年12月31日,八一大楼礼堂,仪仗礼兵护卫着鲜艳军旗,正步行进到主席台前。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的主官从习主席手中接过军旗。部队的新构成,意味着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加速发展、一体发展。
2016年4月1日,《解放军报》头版刊发了一则消息,从一名军委机关干部工资发放单位的变化,披露出一个新单位: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15个全新成立的军委机关部门,由以前的领导机关、决策机关转变为参谋机关、执行机关、服务机关。
2016年1月15日清晨,刊发着《休刊词》的原七大军区报纸,墨香远去。全新亮相的五大战区,补上了我军多年来作战指挥体制的明显短板,实现了从战建一体到战建相对分离的转身。
……
一路走来,制约我军建设发展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被相继打破,“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人民军队新体制“四梁八柱”逐步确立起来。
破立之间,彰显勇气与担当——
改革之难,难在冲破传统思维的禁锢,难在突破既得利益的羁绊。面对巨大的风险和考验,习主席指出:越是难度大,越要坚定意志、勇往直前,决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面对改革调整带来的考验,原第27集团军的官兵交出自己的答卷。作为全军第一个因改革调整驻地的军级单位,他们从石家庄移防太原,雷厉风行,星夜出发。
这样的答卷,写在从总部到军委机关的重塑路上,写在从军区到战区的“交棒时刻”,写在一个个的转隶、移防故事中,写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里。
破而后立,迎来了换羽新生——
仲夏时节,一场夺岛演习,在暴风雨中打响。硝烟深处,新调整组建的海军陆战队全新亮相。脱下“陆军绿”换上“海军蓝”,官兵身后的大山越来越远,眼前的大海越来越近。指挥层级更扁平,作战编组更灵活,合成化、模块化程度更高。
2017年8月,四川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年轻的西部战区迎来了新体制下的指挥用兵大考。20分钟内前方指挥组人员到位、完成编组受领任务,30分钟完成一切准备,40分钟向灾区火速驰援……新的指挥体制彰显出强大效能。
2018年9月,俄罗斯楚戈尔训练场,一场跨国军演中,军委、战区两级指挥机构首次开赴境外点兵,新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在硝烟中提速运行……
征途漫漫,未有穷期;改革强军,未来可期。从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中走来,强军的脉动可触可感;沿着这一串串足迹走去,一种开新图强的磅礴力量正在塑造人民军队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