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朝霞,踏征程。从乌鲁木齐出发,驱车500多公里,记者来到位于北塔山腹地的乌拉斯台会谈会晤站。
初冬的北疆大地,空旷而辽阔,会谈会晤站上空的五星红旗在凛冽寒风中高高飘扬。
乌拉斯台,历史上就曾是一个古商道驿站。离会谈会晤站不远的口岸,自上世纪90年代对蒙古国开放以来,就搭上了蓬勃发展的快车,如今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目前,我们担负着中蒙边境226公里边防线的边境事务联络保障任务。发挥好对外交往的桥梁纽带作用,维护好防区的安宁与稳定,是我们的主责主业。”会谈会晤站副站长蒋喜亮指着不远处的边境线说。
“亲戚越走越亲,边防会谈会晤也一样。双方只要常来往、常沟通,就能不断加深感情、增进互信。”蒋喜亮说,针对辖区内点多线长、兵力分散、管控难度较大的现实,他们不断创新守边护边的方式方法,向蒙方提出了“合理使用双方执勤兵力、有重点区分执勤管段”的建议。
按照这一建议,中蒙双方错时巡逻,互通情报,实现了边境管控全覆盖、无死角,既节省了人力,又实现了有效管控。为加大边境重点地区的管控力度,经双方磋商,还形成了每年轮流邀请对方进行边界巡查的工作制度。中蒙双方联合执勤过去为每季一次,今年增加到了每月一次。
去年5月,在一次紧急会晤时,蒙方通报发现2名犯罪嫌疑人携带武器弹药,有经中蒙边境线潜入的可能。获悉情报后,会谈会晤站立即上报,及时制定周密的应对措施,确保了边境的安全稳定。
“中蒙双方坚持的‘会谈、会晤、信息共享’三项制度和‘生活互助、文体联欢、联合巡查’三项活动,成为联合管控边境的重要抓手。”蒋喜亮告诉记者,之所以能成功处置边情,得益于快速反应的信息共享机制。近年来,双方不断加大沟通频率,有效化解数十次紧急情况。
“心与心的交流,使中蒙两军官兵的友谊不断加深。”采访时,会谈会晤站翻译吉日嘎拉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13年8月,蒙古国北塔格边防站一名战士在骑摩托车执勤时不慎摔倒,导致头部受伤,血流不止。该站没有医生,只能简单包扎。由于创伤面积过大,止不住血,这名战士生命危在旦夕。蒙方通过紧急会晤,向我方请求帮助。收到这一通报后,中方迅速派出军医汲传波,携带医疗器材和药品,及时对这名受伤战士进行抢救,为其头部缝合8针。事后,这名战士激动地说:“中国军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谢谢兄弟般的中国边防军人!”据统计,近5年来,会谈会晤站先后派出军医为蒙方治疗50余人次。
“这个土豆好吃,再来一块,这都是你们手把手教我们种出来的”,今年10月29日,蒋喜亮到蒙方进行会晤时,吃上了他们教对方种植出来的土豆。
原来,蒙方官兵在会晤时对中方边防连队蔬菜种植技术很感兴趣,专门请中方教他们种菜。为此,中方利用每次会谈会晤之余,帮助指导对方开垦荒地,种植蔬菜。如今,蒙方边防站种植的蔬菜已经有模有样,一名蒙方士兵退役后还利用学到的技术,开办了一个种植园,事业越做越兴旺。
人之交,在于心相亲。蒋喜亮动情地说,“远亲不如近邻”,作为边防军人,我们一定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着手,通过心与心的交流,不断增进两军友谊,互相取长补短,把两国边防线建成和平之线、友谊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