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梦好起宏图,众行可致远。阿拉山口会谈会晤站官兵注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当好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边境交流的“联络员”——

阿拉山口:丝路边关架“桥梁”


■本报记者 孙兴维 李 蕾

中哈两军边防官兵在进行交流。姜海涛摄

火车轰鸣,商贾如梭。新疆阿拉山口——这个昔日的边陲之地,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已经发展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

隆冬的阿拉山口,阳光正盛。蔚蓝的天空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华人民共和国阿拉山口会谈会晤站矗立于此。

“西行班列川流不息,四海商家汇聚于此”,会谈会晤站站长廖红波告诉记者,1990年设立的阿拉山口口岸,是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当桥梁作纽带,营造两国和平安宁的边境环境、服务两国经贸往来,是我们的职责。”廖红波说,多年来,双方通过定期开展的会谈会晤,进一步加深了互信与了解,促进了边境的安全稳定。

廖红波介绍,一次,哈萨克斯坦境内发生干草自燃引发火灾事件,哈方担心火势过大,会波及中方,紧急要求会晤,向中方通报火情。会谈会晤站掌握火灾原因、过火面积、哈方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情况后,及时将情况上报,并组织集结了灭火人员和灭火车辆,随时准备援助哈方。同时,我方还通过会晤为哈方提供灭火建议和中方观测的火势情况。在我方的帮助下,哈方最终顺利将大火扑灭,避免了人员和财产的更大损失。

前年5月的一天,会谈会晤站接到了哈方要求进行紧急会晤的邀请。哈方告知,当天凌晨,离中方281号界标4公里处,离哈方换装库800米处,两列哈方货运列车发生相撞,事故造成150米铁轨损毁,预计要抢修一天,次日才可以恢复通行。得知这一消息后,会谈会晤站紧急将这一情况通报我边检和铁路等相关单位,避免了次生事故的发生。

从互通情报到心与心的交流,双方会谈会晤部门人员不仅成为工作上的伙伴,还结下了深厚的个人友谊。

“我汉语水平之所以有进步,与中方会谈会晤站官兵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哈方边防代表秘书叶里申大尉在一次会晤时,流露出想学汉语的愿望,会谈会晤站翻译张学军得知后,主动为他购买了一套《汉语入门》学习教材,还利用会谈会晤的休息时间帮他纠正发音,和他交流学习方法。经过一年的学习,叶里申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日常用语,业余时间还能够收看中国的电视节目。哈方边防代表高兴地说:“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汉语翻译了。”

从丝路驼铃到钢铁巨龙,从边陲小镇到开放口岸。站在阿拉山口口岸遥望国门,一派繁荣景象。闪亮的铁轨上,满载石油罐车的钢铁巨龙正向着阿拉山口疾驰而来。

与记者同行的博尔塔拉军分区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刘炳坤,指着一列列进出的火车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各省市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通过阿拉山口良好的通关条件和优质服务保障,借助亚欧大陆桥开通了“渝新欧”“汉新欧”“郑新欧”“义新欧”等中欧班列。针对这一新情况,会谈会晤站在做好主责主业的同时,不忘为口岸经济出力献策。

丝路边关军旗红,为国为军多奉献。为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会谈会晤站专门与哈方建立了沟通机制,共同派出人员对靠近边境地区的铁路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一天傍晚,时任阿拉山口铁路养路领工区书记的杨砾紧急通知会谈会晤站:阿拉山口铁路发生掉轨,请会谈会晤站通知哈方,提前做好相关协调和防范工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收到这一情况后,会谈会晤站副站长许刚立即邀请哈方多斯特克区段长努尔曼诺夫少校进行紧急会晤,通报相关情况,及时规避了风险。

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保障两国边境经贸繁荣发展,是中哈两国边防军民的共同愿望。随着口岸经济高速发展,会谈会晤站积极参与“平安口岸”建设,与驻地政府、边检站等部门建立了协作机制,共同为口岸经济发展助力。

今年7月,应阿拉山口旅游局请求,会谈会晤站派出翻译姜海涛,帮助他们完成了《哈萨克斯坦友谊旅行社和中国阿拉山口彩城旅行社合作协议书》等一系列文件的翻译工作,为双方开展旅游合作贡献了一份力量。

廖红波说,会谈会晤站今后还将开通“政策服务窗”“边境求助热线”,进一步为当地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哈萨克斯坦著名诗人阿拜这样说过:“世界有如海洋,时代有如劲风,前浪如兄长,后浪是兄弟,风拥后浪推前浪,亘古及今皆如此。”中哈山水相连、人文相近,拥有灿烂的文化和美丽的风光,拥有各自的禀赋特长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会谈会晤站官兵表示,作为新一代边防军人,我们要立足岗位,当好中哈友谊的传承人,共同谱写中哈两国、两军友谊新篇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