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12月13日,是第5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将再次“以国之名”,悼念死难同胞,捍卫历史记忆。
81年前的这一天,是所有中国人的国殇。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320公里以上。
在这个沉重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深切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深切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南京大屠杀被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铁证如山,早有定论。但正如一名华裔作家所说,日本试图“再度掩埋”南京的受害者——不是埋在地下,而是“埋葬在被遗忘的历史角落”。时至今日,仍有日本右翼分子主张“侵略定义未定论”,质疑大屠杀中遇害人数,甚至对中国设立公祭日提出异议……就在前不久,日本政府还在其《防卫白皮书》中渲染周边安保环境严峻,意图为加速军事扩张铺路,足可见“历史健忘症”没有治愈的迹象。
我们不渴望复仇,却永远不能遗忘过去。那些企图为侵略战争翻案的言行,应当引起高度警惕,应当受到强烈谴责。设立国家公祭日,就是要在我们心中竖起一面历史的“回音壁”,就是要抹去历史的灰尘、擦清历史的镜子,汲取战争的惨痛教训、构筑民族的共同记忆。如此,捍卫和平才能更有动力,国殇民难才能不再重演。
近年来,国家公祭活动超越了一城一地,影响也日益拓展。每年的国家公祭日,除了南京,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地,也纷纷举行公祭仪式。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国际和平城市协会”认定南京成为第169个国际和平城市,更是说明,南京大屠杀已不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而是整个世界和平发展的共同警示。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馆里,648位抗战老兵留下血红手印。“只要打不死,就要站起来!”惨遭暴行的黑暗时刻,中国人民用血肉铸就新的长城,最终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回首历史的辙印,我们应当明白,没有一个强盛的国家,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人民就没有幸福安宁可言。 “吾辈当自强,方使国不受他人之侮。”传承家国情怀,进而凝聚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永久和平才会成为愈发切近的希望。
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和平,和平环境呼唤军人担当。对于新时代革命军人而言,国家记忆理应铭刻在心,国家安全理应坚决捍卫。为了让和平的阳光照耀大地,让正义的力量永驻人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砥砺能打仗、打胜仗本领,牢牢守护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决不让历史悲剧再次重演。
(作者单位:武警廊坊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