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物换星移;40年,勇毅前行。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整整走过40个春秋。4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呱呱坠地到不惑之年的过程;40年,对于中国军校来说,也是不断转型重塑、涅槃重生的历程。
曾有人说,如果想知道一个国家军队未来是什么样子,到军事院校看看,便能得到答案。对于中国军校而言,它不仅蕴含着中国军队的今天与明天,更孕育着中国军队的未来与希望。
历史是一面镜子。纵览人民军队建设史,重视院校建设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从建军初期开办教导队,到创办随营学校;从井冈山的红军学校,到瑞金的红军大学;从长征途中的“干部团”,到抗战时期的“抗大”,我军始终把办校育人作为建军治军的重要方略。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我军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已成为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让我们通过多元化的视角洞察中国军校40年的发展巨变,回望过去,审视今天,展望未来。
——编 者
2004年1月的一天,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等中国首批航天员,在北京一所军校里,从时任校长张育林将军手中拿到了烫金的毕业证书。
这一刻,这些日后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天之骄子为这所学校留下了金色的年轮;这一刻,这所学校也为他们遨游星空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
这所培养航天英才的军校,就是航天工程大学,她的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6月17日的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干部学校。
从改革开放的历史节点上诞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继往开来。“北斗”联天下、“天宫”晓万家、“鹊桥”载“嫦娥”、“悟空”探星河……从这里走出去的一批批航天英才,不断助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7次更名,赓续红色血脉培养航天英才
1978年11月1日,为适应“两弹一星”国防事业的迅猛发展,首都最北端的燕山山脉脚下、风光秀丽的雁栖湖畔,一座座简陋平房里传来了朗朗读书声,航天工程大学前身——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干部学校第一期正式开学。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40年来,大学先后7次更名,培训任务数次调整,但是“两弹一星”的血脉精髓不变,培养高素质航天人才的神圣使命始终不变。
2017年9月22日,天舟一号受控离轨再入大气层,当时学员韩文婧和韩文婷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看新闻时她俩都激动得流出了眼泪。
“我们就是冲着‘航天’二字来的。”韩文婧和韩文婷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分别以615分和618分从陕西咸阳考入航天工程大学。父亲曾在某实验训练基地当过兵,为“两弹一星”事业继续作贡献是全家人最大的心愿。
走进校史馆序厅,“两弹一星”元勋、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和朱光亚的半身雕塑金光闪亮,两位科学界泰斗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发展,多次莅临学校,寄予了殷殷厚望。
一份份耀眼的成绩单,就是流淌在航天工程大学中的“两弹一星”血脉精髓的真实写照:
——1993年某测量船惯导基准码头动态标校方法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2008年研制空间信息直接支持任务演示试验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5年某操控技术与验证任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2018年,大学第一期“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班”开始试办,一批从学员中选拔出的品学兼优、有创新潜质的苗子,将得到超前培养、重点锻造。
敢为人先,持续创新攀登航天科研高峰
“轰隆隆!”记者闻声走进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系实验室,教员石天一正在控制实验装置进行一次低温燃料火箭发动机模拟点火试验。
“实验室的低温燃料火箭发动机试验平台,在全国高校当中首屈一指。”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的石天一说,当年钱学森以“为祖国创新出能挺直腰杆子的武器装备”为使命,带队攻关“两弹一星”,铸起大国神器,作为航天工程大学的一名教员,他要以“建设航天强国”为使命,继续决胜高端。
沿着宽阔的甬道向校园深处走,就能看到国内空天飞行推进新技术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如果不能面向未来,就可能没有未来。”这座国家重点实验室从无到有,经过了近十年发展历程,充分见证了大学锐意创新的勇气和敢为人先的锐气。
“从事激光推进技术研究,尽管异常艰难,但这对航天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甘为人梯。”教授洪延姬向记者介绍,从几个人的课题组发展到几十人的实验室团队,实验室先后获得了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
学校里创新无处不在。今年4月,大学举办了第一届校运会,比打破纪录更让人难忘的是,开幕式上方队前行驶着由学员自主开发的智能车“举牌小姐”。去年,该校信息学院17名本科学员参加了某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一举夺得银奖。
“80%的学员都有参加这样比赛的经历。”某教研室主任唐晓刚说,在学校里,创新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
眺望战场,在教学一线弘扬战斗精神
漫步在校园中,“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12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航天工程大学是一所军校,我们教职员工的第一身份是战斗员,第一职责是教打仗。”中国科学院院士庄逢辰自1991年调至学校,时刻都把自己当成一名战斗员。
1993年冬天,庄老不慎摔倒骨折。卧床期间,他带伤仔细整理了用30余年积累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相关资料,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建立和详细介绍液体火箭发动机喷雾燃烧的理论、模型及应用的学术专著。
“战斗精神”传承至今,大学与部队走得更近,贴得更紧。2012年,学校作为军事工作总体单位,牵头承担某试验任务;2016年,学校指派10余人参加某重大演习任务。
今年,习主席向全军发布训令伊始,学校组织了连续5昼夜的作战指挥综合演练,强化教员学员实战意识,提高作战筹划规划、组织协调、指挥决策能力。
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2011年6月,为了培养部队急需的士官人才,讲师李竞然和另外3名教员组成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教学团队,用2年时间,引进近10套设备器材和仿真训练系统,建成2个专修室、编写6本教材,制作配套的网络课程、案例库、试题库,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士官教学专业。他们把一批批优秀的“军中工匠”送上了部队专业技术岗位。
走出校园,学员和教员们继续秉持“教为战、学为战、研为战、练为战”的理念,一切工作都坚持战斗力标准,走大漠戈壁、登高山海岛、探大洋深处,把自己学习和科研成果的评判权交给部队、交给战场。
军民融合,抢占新时代航天人才制高点
4月24日,在第三个“中国航天日”,航天工程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志鑫获得了“航天基金奖特别奖”。
周志鑫院士说:“航天是我国科学发现最活跃、尖端技术最集中、工程实践最复杂、产业带动最强劲的领域之一,最有优势、也最为迫切在军民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列。”
航天工程大学远处散布着几处繁忙的建设工地,庞大的重型工程车穿梭往来,毗邻大学的怀柔科学城正在火热建设中。
今年,航天工程大学将加快融入怀柔科学城,通过建立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国防科技创新特区工作站,开展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延揽更多社会优秀人才为教学科研服务。
采访当日,周志鑫院士带领机关人员研究论证大学全面建设,参会的机关参谋说,大学同怀柔科学城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已经签订,参与的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的论证与建设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中。
目前,从北大、清华等名校聘请的优秀教师已经来到大学的课堂里,设立的“航天奖学金”也已经启动。“现在航天领域你追我赶,航天人才培养必须打开眼界、更新理念。”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南松辉说,大学还将加大选派研究生出国留学和教员出访力度,拓展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视野。
“仰望星空,放飞蔚蓝梦想,太阳风舞动我们的翅膀,灿烂的星座,浩瀚的课堂,穿越彩虹之门,奋发向上……”傍晚时分,校园里响起《航天工程大学之歌》。正如这首歌中所唱的那样,从这里走出的新一代学员必将创造一个精彩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