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画藤不结瓜,芦花虽白难纺纱。”“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这些俗言俚语,言简意赅,启迪人心。可是,从古至今,这些道理并非人人都能悟透,事事都能做到。
《殷芸小说》里讲,有一个穷人用仅有的钱置办了一只瓮,晚上睡在瓮中便开始寻思:“此卖之若干,其息已倍矣。我得倍息,遂可贩二瓮,自二瓮而为四,所得倍息,其利无穷。”遂喜而舞,不觉瓮破。一瓮变两瓮,两瓮变四瓮,四瓮变八瓮……建在一只瓮上的空中楼阁,自然是要倒塌的。第一只瓮还没卖出去,就被幻想搞晕了头脑,手舞足蹈起来,结果踏破了瓮、破碎了梦。
卖瓮人可笑,也可悲。须知,创业在于艰难的探索,卖出第一只瓮,有了第一桶金,再去想第二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蓝图才可能最终实现。梦想诱人,现实艰难;没有实践,梦想难圆。这样的人,无异于《於陵子·人问》中的蜗牛。中州的一只蜗牛想振作起来行动一番:欲东之泰山,会程三千余岁;欲南之江汉,亦会程三千余岁。然后自己算了一下寿命,则不过旦暮之间。于是悲愤莫胜,而枯于蓬蒿之上,为蝼蚁所笑。不从实际出发,只在纸上画藤,下场自然是被人嗤笑。
《古今谭概》里有一对更为可笑的夫妇。富家人下聘礼,经过自家门,两口子看到后说:“吾与尔试度其币金几何?”妇曰:“可二百金。”公曰:“有五百。”一个说无,一个说有,争持良久,最后打了起来。妇曰:“吾不耐尔,竟作三百金何如?”公犹诟谇不已。邻人前来劝解,公仍曰:“尚有二百金未明自,可是细事?”聘礼多少,与你何干?一场无谓、无聊、无益、跟自己风马牛不相及的争论,夫妻俩却是那样地煞有介事、大动肝火。夫妇当局者迷——事情比天大;邻人旁观者清——可笑且愚蠢。很多时候,喜剧就是这样产生的,悲剧也是这样酿成的。
“有人发财靠劳动,有人发财靠对缝。有人发财靠撒谎,有人发财靠玩命。我发财啥劲不费,就靠俩字——做梦!”小品《有钱了》中的主人公,把梦里中奖当成钱已到手,四处许诺借钱,结果整出一大堆饥荒,真是“梦里娶媳妇——想得美,到头空”。小品高于现实,但来源于现实。日常生活中,从来不乏“卖瓮人”,也不缺少“中州蜗”。有的人爱做“白日梦”,梦想一夜成名,幻想一步登天,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理想比天高,口号喊得响,却好高骛远、夸夸其谈,从不付诸实践。有的这山望着那山高,光看到远方却忘记了身旁,光擘画蓝图却忽视了细节,大事干不了,小事干不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耐心与耐性,到头来蹉跎岁月、一事无成。
网上有句流行语:“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关于梦想与奋斗的辩证法,很多人也不是不知道,而是轻易知难而退,或者过于异想天开。其实,很多光鲜亮丽、功成名就的梦想家背后,都有“拼命三郎式”的实干支撑。梦想与奋斗从来相辅相成,“万一”的可能往往建立在“一万”的拼搏之上,胸怀云端的美好梦想,也要面对当下的琐碎现实。立鸿鹄志,拼搏才有方向;做奋斗者,梦想才能成真。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如果以投机取巧消解奋斗的内涵,那么梦想就会变成空想;如果以功名利禄矮化梦想的价值,那么奋斗就会丧失意义。
“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这是一个可以做梦、也可以圆梦的时代。解码这个充满希冀与活力的社会,有大江大河的气象,也有一枝一叶的生长,更有“这个世界会更好”的瞩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是桥梁;目标不会自动抵达,奋斗是路径。世界很大,风景很美,机会很多,新时代成功的密钥,总是握在实干者手中——“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曾看到这样一幅漫画:几个年轻人埋头于堆成山的文件中,旁边一个年轻人手握酒杯,仰在椅子上,似在度假,广告语是“与其做梦,不如现在行动”。与时代同向同行,以奋斗筑梦圆梦,既看到诗和远方的浪漫,更相信拼和坚持的力量,既“想”更“做”,才能放飞多彩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作者单位:河南省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