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沉淀历史,奋斗烙刻印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即,我们将聚光灯照向记忆深处,一张张将历史定格。从兰考大地上那句掷地有声的承诺到高高飘扬在灾区的火红军旗,从攥指成拳军事指挥体系的转型到古田重整行装再出发,这一帧帧深刻心中的印记,如历史长河中一朵翻腾的浪花、繁茂春天里一片崭新的绿叶、漫漫征程上一串闪光的脚印,澎湃着时代的潮音,讲述着春天的故事,鼓舞着前行的力量。印在纸上的是历史,留在血脉里的是精神,伟大的事业等待我们书写崭新的时代印记。——编 者
“历史是国家与人类的传记。”当然,也是一支军队的传记。而那些发生在风云激荡的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无疑是解读这一传记文本的钥匙。堪称枢轴之范的共和国40年改革开放编年史上,凸显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同时,也让人们记住了这样一个军语——非战争军事行动。
非战争者,即为非传统战场;但既然是军事行动,则必然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雷霆突击,必然是以命相搏的生死之战。
这是一支为赢得战争而悬鼓待椎、厉兵秣马的人民军队,但他们遭遇的强敌却不仅仅是战争——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特大洪水同时发难,29个省市自治区受到洪魔南北夹击……
惊涛拍岸,激荡英雄胆;四面杀机,挥戈壮士行。一场殊死之战由此展开——这是自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以来以及东北解放战争之后,投入兵力最多的南北两大战场。30万大军横槊奋起,南征北战在汹涌奔流的“三江”流域间。
“生则天下歌,死则四海哭。”非战争不等于没有牺牲,胜利的喜悦难掩悲壮的凛冽。面对神圣使命,共和国军人用自己的生命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最有尊严的答卷:“抗洪英雄”李向群生命的最后一刻,肩上还抗着沉甸甸的沙袋。他20岁的青春年华已定格为全军英模挂像,永远伴随着我们在强军之路前行;包括“抗洪英雄”高建成在内的19位官兵,牺牲在军人的节日——“八一”;而在10年之后的汶川抗震救灾中,又有邱光华英雄机组5位烈士,雄鹰折翼、远翔不再归……
历史是生命的聚散也是精神的聚光,如歌德所言:“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在2008年抗击冰雪灾害的战斗中,这样的热情在风雪弥漫中燃烧。当时新兵刚入伍,许多救灾部队的士兵授衔仪式是战斗间隙在冰天雪地里举行的。漫天风雪,遍地英雄。虽然他们还没有成为英雄,但是,灿然的列兵肩章与皑皑冰雪辉映,就如同一支支“薪尽火传、不知其尽”的火把。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当那些年轻士兵在救灾战场庄重地宣誓着《军人誓词》时,我不禁想起当年红军的政治训词:“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这些铿锵之语超越时空,构成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红色精神谱系,成为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制胜法宝。
30年前在云南的抗震救灾中,边疆人民发出了“解放军来了人心定”的肺腑之言。40年间一次次自然灾害的考验反复证实着这句话——玉树、舟曲、芦山……无论灾难发生的何等危急、何等险迫,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总会有一面面在血与火的战争中打出来的光荣战旗在飘扬——“铁军”“红军师”“白刃格斗连”“黄继光部队”“飞夺泸定桥22勇士”……
英国科学家波力奥在《理解灾害》中写道“地球主要以地震等自然形式来表现它的力量”。是的,人类还远没达到战胜大自然的境界,但却因为有了这样一些人,就能够在抗击灾害中创造出奇迹——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的战场上,13万救灾大军中有4万多名共产党员、近万个基层党组织;在最危险的一线有2000多个“党员突击队”在冲锋陷阵;救灾部队中,有近5000名共产党员家在灾区,他们强压着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投入战斗;有4000多名共产党员主动中断休假、推迟婚礼……把灾难当作命令,用各种方式奔赴一线。数字有时并不枯燥,它讲述着胜利的源泉与根本,它会让你读懂康德的一句话:“崇高超越了美,是对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的一种震动。”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40年来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创造了“抗洪精神”“抗震精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自豪地说:铸就这些精神的,是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红旗谱、昂扬斗志的胆剑篇、听党指挥的热血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