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78年的年终岁尾,几天之后便是1979年的元旦了,我从北京探亲回到久别的故乡兰考。那一天,出兰考火车站不远,一群人围在马路边像在争抢什么东西。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邮递员在卖当日的报纸。什么新闻能引发百姓如此强烈的兴趣?近前细看,方知是一张套红报头的《人民日报》。大字号红色仿宋标题赫然在目:《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我知道,这是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新闻。我很惊讶,一次中央全会何以在中国普通百姓中受到如此关注?在我的记忆里,除了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还很少能有这样引发轰动效应的新闻呢。
回到村子里,没想到所见所闻更让我吃惊。大字不识几个的乡村父老拿着报纸围着我问个究竟。“快说说,这次中央开会到底说了啥?”“咋个叫解放思想,这解放思想与咱老百姓到底有啥关系?”一个中央会议一下子触动了中国社会的神经末梢,对我这样一个年轻的军校教员来说,确实出乎意料。之前,我也知道这次中央全会非同寻常,但是真的没有想到会议能受到庄户人家如此强烈的关注。几位白发老人的问话更为直接:孩子,你从北京来,你就说说吧,这次上边的会咋帮咱解决种地问题,咋让咱庄稼人吃饱肚子?咋保证咱不再上湖北江苏去要饭?
一句吃饱肚子,一下子让我想起另一件往事。记得那是一个初冬,地点也是在兰考车站,类似的一句话言犹在耳,那时我还在兰考一中读书。那一天,天色已晚,寒气袭人,我正准备乘车从学校回家。走进兰考车站,只见候车室内外到处都是扶老携幼外出逃荒的人。忽然,几个干部样子的人出现在逃荒的人群中,一个面容瘦削的领导同志对着人群高声喊话:“乡亲们,这大冷天的,让大家饿着肚子外出讨饭,作为县领导,我心里难过啊!今年是大灾年,今天你们要走,我没法阻拦你们,我是来送送大家的。可开春时,大家说啥一定要回来啊。回来咱们一起春耕抗灾,大家相信我,只要共产党在,县委县政府一定不让大家继续饿肚子。”
“一定不让大家饿肚子!”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因为这个学期以来,我每天几乎都是在一天三块红薯一块咸菜中度过的,饥饿确实折磨人哪。
事后知道,这个讲话的干部就是时任县委书记焦裕禄。这也是我唯一一次见到焦裕禄书记。“不让大家饿肚子!”寒风里他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永远留在了一个中学生的人生记忆里。这是一个执政党的县委书记代表党对人民做出的承诺。
这样一个承诺,对于今天奔小康的中国老百姓来说,似乎算不得什么,因为标准确实不算太高,而在那样一个灾害频发、百姓吃糠咽菜的年代,这个承诺就已经是百姓最现实也是最高的期待了。同样,一个党的干部在那种情况下敢对人民做这样的承诺,需要莫大的勇气。
此后,我们看到的便是焦裕禄与兰考县委一班人带领人民与自然灾害顽强地斗争。作为一个县委书记,为了改变世世代代的落后面貌,为了让老百姓吃饱肚子,他一直在带领人民治理“三害”,直到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可以说,焦裕禄的那个时代,是国家处于自然灾害的特殊年代,然而,即使没有灾害,吃饭问题,不仅在兰考这样的穷县,即使在全国,都是摆在执政党面前一个最为严峻的问题。
我们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就吃饭话题口出狂言:吃饭问题,中国历代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共产党也同样解决不了,就等着看他们怎么被几亿张吃饭的嘴拖垮吧。1995年,另一个名叫莱斯特·布朗的美国人写了一本《谁来养活中国》的书,更是直接断言中国的资源和技术没有办法养活庞大的国家,21世纪中国必然会出现粮食危机。
但是,中国共产党不信邪,不仅用自己的奋斗粉碎了西方预言家们的断言,而且用实践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强国。遥想当年,从井冈山到陕甘宁,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将人民解放的星星之火燃遍了中国,带领人民走上了独立自强的道路。而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把改革开放的星星之火再次燃遍中国大地,带领人民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今年改革开放整整40年了,中国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越来越富裕,国家越来越富强。但是,不管社会变化如何之快,当我们面对大飞机、大军舰、大桥梁、大计算机、“天眼”望远镜等这些让世界震惊的重大项目时,我们依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改革开放40年最伟大的成就,就是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50多年前焦裕禄那句对百姓的承诺,依然是一个执政党对人民最为庄严的承诺。
的确,我们的变化让艾奇逊这样的西方人大跌眼镜。40年,中国一步步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2005年4月7日,新华社曾经发布了一则不起眼的新闻,这一天,一艘装满加拿大小麦的运粮船来到中国。新华社公告世界,这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对中国的最后一批粮食援助,从这一天开始,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将停止持续26年的对华粮食援助。
1972年,当我回到兰考仪封乡的郝砦村,当时全村平均亩产还不到60斤粮食,焦裕禄所说的“饿肚子”问题依然是乡亲们的第一难题。这一年,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为5200亿斤粮食而奋斗》。然而,到了世纪之交,历史却出现了奇迹。1999年,中国的粮食总产早已过了一万亿斤大关。再看我那个故乡村落,同样还是那片土地,乡亲还是那些乡亲,仅仅小麦单季亩产就已经超过千斤。不久前,我又回故乡时,乡亲们兴奋地告诉我,现在光景好得很,国家一方面不再向农民收税,另一方面,还直接给农民发钱。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等,一年比一年给的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惠农政策,再一次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一系列政策为保证国家粮库丰盈、百姓“米袋子”充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当谈到2017年兰考第一批摘掉了全国级贫困县的帽子时,故乡的百姓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过去评上贫困县高兴庆祝,想起来丢人。今天摘掉贫困帽,全县敲锣打鼓庆祝,实现小康才是真光荣。一个出了名的穷县之变,可以看出国家之变。翻开手边的《人民日报》,一则新闻令人振奋。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报告,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价中国不但没有被别人养活,反而养活了世界上的很多人。中国解决了四分之一人口的粮食问题,是中国对人类的特殊贡献。
面对这些激动人心的新闻,我想起了焦裕禄,我想起了50多年前焦裕禄面对满脸菜色的灾民们的庄严承诺,想到了焦裕禄及一代代为了百姓温饱不懈奋斗的共产党人,他们的愿望实现了。
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这是党的政策的胜利,这是改革开放的胜利。我相信,沿着这条道路,我们将抵达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