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精神中蕴含崇高理想、信念和追求,在实践中催生巨大力量。由数代青海高原官兵接力创造的老高原精神,是一种蕴含着我军优良传统、凝练代代官兵青春热血的革命精神,是红色基因在青海高原的生动写照。长期以来武警青海总队官兵从中获取精神动力,也在实践磨砺中赋予了老高原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编 者
在平均海拔高达3500米的青海高原,有一个群体曾风餐露宿,爬冰卧雪,“献了青春献终身”,接续谱写着一曲曲为各族人民谋幸福的壮丽赞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高原,传承一种共同的精神——老高原精神。
一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将军楼主题公园内,有座半身将军雕像,他就是慕生忠。1954年5月,在他的带领下,上千名筑路官兵开启一项壮举——建设青藏公路。
众所周知,青海高原不仅艰苦,而且是大面积艰苦。高原冻土、高寒缺氧、补给困难……在高原筑路,可谓难上加难。在雪水河两岸、五道梁上下,筑路官兵发起一场又一场鏖战;在昆仑山口、楚玛尔河岸,他们抡起膀子每天要苦干十多个小时。
7个月零4天后,从格尔木到拉萨的1283公里的公路打通了!这支筑路大军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大无畏气概,在“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上修起一条海拔最高的“天路”。当时,国外有评论说:“青藏公路令人难以置信,共产党的汽车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时间走到1964年春。彼时,试验大军云集青海,帐篷连营千里。中国第一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庞大的队伍中,既有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还有千千万万用冰化水、口嚼野菜,却乐观向上、热情高涨的普通官兵、无名英雄……
在这茫茫雪域,一代代高原官兵创造着震惊世人的奇迹,用青春和奉献铸就一篇篇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有统计显示,六十几年来,在开发、建设和保卫青海的征程中,先后有近3000名官兵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遥想当年,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当他们在青海果洛草原上留下“红军沟”的时候,就已经播撒下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种子。渐渐地,在一代代高原军人的热血浇灌下,这颗神奇的种子在“生命禁区”生根发芽,在“永冻层”生长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高原精神。
二
武警青海总队的史馆里,“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集体一等功”两面奖牌显得格外耀眼。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一场突如其来的7.1级强烈地震降临玉树藏乡。房屋夷为废墟,到处烟尘滚滚,几千人遇难,数万人受伤……
当地不少百姓现在依然记得,总队官兵如何在频发的余震中,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争分夺秒地展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这是有史以来,我国首次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地区大规模抗震抢险。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大救援中,“五个特别”的老高原精神在新一代高原军人身上绽放出耀眼光芒。
精神的薪火相传总是充满着感动和力量。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武警青海总队的官兵从此担负起守护天路安全畅通的重任。军校毕业生杨富祥也是这一年选择来到青藏线。“向有限的生命打张借条,把无限的忠诚献给祖国。”从海拔4050米的三岔河,到4533米的沱沱河,再到4868米的昆仑山,12年来杨富祥一路越走越高,把美好青春都献给了雪域天路。2017年,他被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昆仑的雪飘不尽,感人的事说不完。1974年初,国家决定对青藏公路进行整治改造,罗生芳艰苦筑路11年;2001年初,青藏铁路二期开建,他的儿子罗正廷全程参与。2014年10月1日,74岁的老兵罗生芳又一次来到了青藏线。站在海拔4868米的昆仑山隧道口,老人拍着孙子罗昌强的肩膀,鼓励他在这里继续建功立业。
越是在高寒缺氧的艰苦环境,人们越需要精神力量的激励鼓舞。“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标准更高。”自组建以来,该总队官兵面对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等现实考验,不求回报,矢志奉献,让老高原精神这棵“精神绿树”越发繁密茂盛。
三
昆仑山隧道守护中队驻地海拔近5000米,环境艰苦、生活单调,中队组织的“昆仑说吧”畅谈会深受官兵欢迎。“修路伊始,他就在自己的铁锨把上刻了‘慕生忠之墓’5个字……”大家热火朝天地说起老高原的故事。
时空流转,变换的是沧海桑田,不变的是血脉基因。“艰苦因奋斗而光荣,无私因奉献而高尚”,武警青海总队官兵穿越时空与老高原们进行精神交流的同时,也在实践磨砺中赋予了老高原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杀!杀!杀!”驻地海拔4300多米的玛多中队官兵正在开展严寒天气耐寒训练。呵气成冰,出汗成霜,官兵的眉毛、睫毛很快挂上了白色。“高原军人,要能吃苦,更要能战斗!”中队长史国靖大声给战士们鼓劲。
在相距400多公里的祁连山下,海东支队机动中队将部队拉至陌生雪域摔打锤炼。官兵背负25公斤重的战斗装具,要在10公里的急行军途中先后完成多个战斗课目的考核。“老高原,老高原,万水千山不怕难,流血流汗作奉献,雪域高原美名传……”休息期间,宣传小分队打起快板,不少疲惫的官兵也跟着哼唱起来。
首长带机关训练、“魔鬼周”极限训练、红蓝对抗演练、高原炊事员比武……一项项训练紧贴实战,一次次突击砥砺血性虎气,一个个高原练兵难题被依次破解。在总队官兵苦练本领、战天斗地的强军征程上,《老高原精神之歌》那雄壮的旋律始终激荡回响——“谁说高原山险路远,谁说前方风雨迷茫,弦歌化作豪情万丈,忠诚续写盛世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