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于物”不是对物的价值的质疑,而是对人的价值观的臧否。面对种种物之累、物之惑,有志男儿当记住黄遵宪的诗句:“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
“应物而无累于物”,此为魏晋玄学家王弼之言,其人学问玄,可讲的道理却不玄——人可以对器物持有一些爱好,但不要受其束缚而成为累赘。其实,这种辩证法恰恰是我们中国人立身处世共识度较高的一个原则。以玉为例,在浸润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君子文化中,经济价值不菲的美玉向来就是一种标识,所谓“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另一方面,事关名节大义之时,“宁为玉碎”又是不二之选,否则就是“舍君子而为小人”。
任何商品都有两种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既然商品的价值就在于使用,那么,合法地拥有一些自己爱好之物,就是符合常识与道德的。通过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来创造个人美好的生活——这是工业社会有别于其他类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然而,创造生活和耽溺物欲是两回事。佛教经典中有“浮木之喻”——可以抱着浮木过江,但不能舍不得撒手背着浮木走路。就如《周易》之言:“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对某种器物的欣赏和喜好,与学识教养、情趣品味有关,而面对器物的止、行、动、静,却与“道”,即人生的追求和胸襟有关。
明朝晚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富足,“长物之好”风靡。“长物”语出《世说新语》,意为并非生活必需品的闲适之物。一部被称为“明代士大夫生活百科全书”的《长物志》应运而生。书中纤悉备具地记录了书画、舟车、衣饰、器具等12类器物。东西当然都是好东西,可经济资本转化成文化资本的过程未必能够创造美学品位,只是“反增俗态”地消解成为身份与资本优越感的竞技游戏。最为典型的是那个“暴发户”严世蕃,在“天下之金玉宝货,无所不致”后,也挟以行黩地搜罗字画书法,其目的仅为“斗侈耳”。究劾起来,当时种种社会弊端大都与奢靡的风气相关。
“累于物”往往体现于“炫耀性消费”中。提出这一理念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凡勃伦,把“以得体的方式消费,以恰当的方式休闲”作为一种审美标准,这与王弼之说无疑是相通的。宋朝人算得上是“炫耀性消费”的典型了。譬如对香料的痴迷,女人就不用说了,男人簪花熏香亦是常态,城市里“尘土皆香”。南宋时进口“龙涎香”“蔷薇水”等香料的开销,竟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三成。反之,军士们的铠甲兵器却要自己花钱去购置……可郁烈的香脂气并没能挡住战火与马蹄,大宋江山浓艳的色彩最终凋落在凄凉的断壁残垣中。
1583年,西方工匠根据伽利略发现的物理“等时性”原理,发明了钟摆,使钟表计时的精确度进入到分秒必争的阶段。仅仅18年后,一座有伽利略式钟摆的大钟就成为紫禁城的新宠,可谓时尚矣。后来英国人马戛尔尼访华,带来各种器物,乾隆皇帝唯独对新款钟表把玩不已,尽管此时清宫已经“塞满了各种钟、表、报时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年后“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时发现,当时马戛尔尼送来的连发火枪、远程大炮等新式的火器,居然根本就没有拆封!封建皇帝的“累于物”给后人留下一段悲心彻骨的记忆,因为所累者,国运也。
说到底,“累于物”不是对物的价值的质疑,而是对人的价值观的臧否。面对种种物之累、物之惑,有志男儿当记住黄遵宪的诗句:“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