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个人的长征


■龚学敏

我为什么写抒情长诗《长征》?让我做出这一决定的,我想应该是深藏在每一个人心中的英雄意识。每一个人心中或多或少总有一些渴望成为英雄的情感成分。当然,在和平年代,绝大多数人只能平凡地工作和生活。那么,这种渴望会更多地转移到对过去历史中曾经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的无限敬仰之中。就是这种情感,我被当年那一次伟大的行军悄然唤醒……

不管怎么说,我知道,从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刻起我将为此激动一生,并且,为自己鼓掌,为现在众所周知的苍白的诗歌鼓掌。

沿着长征路线做一次实地考察,然后为它写一首长诗,就是我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决定。当然,这绝非出于一时的冲动……

多年前一个冬天的深夜,外面飘着雪花。我独自一人阅读着一本关于红军过雪山草地的小册子。雪落在地上是没有声音的,四周很静。坐在火炉旁,我感到,那些来自南方的战士们翻越大雪山时的一阵阵急促的喘息和艰难的步履正在进入我的心灵,一阵从未有过的震颤使我翻到《辞海》的最后一页……

从江西的瑞金开始,那些血一般颜色的箭头迂回曲折,涉过湘江,突破乌江,二进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勇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流到了甘肃的会宁。和那条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相比,这条红色的河流恰好是长江的二倍。一条由体现人类崇高精神的英雄们用鲜红的血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生命流成的中国乃至世界最长的河流,在人类不断完善自身与追求幸福的时候,长征应该被视为人类求生存和渴望自由的一曲凯歌。

雪山草地无疑是红军长征途中最艰巨的一段之一。生长在和平年代,置身今天的雪山草地,看一看头上的蓝天,脚下的青草,还有远处的雪山。然后,静下心来想一想,当年那条红色的河流是怎样滋润着今天正在写诗的心灵的。

一位与诗歌相伴一生的男子,面对一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句充满无限诱惑和魔力的话语时自信地回答。

“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

是的,长征本身就是一部伟大的史诗,是一部考验红军意志、勇气和超人力量的伟大史诗。这一伟大的远征,是人类历史上最能够体现人类真正精神所在的象征。在此,我不得不抄下这位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远征的领导者毛泽东所讲的这段话:“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是的,红军是英雄好汉。红军是英雄中的好汉。那么在今天,作为一个平凡的写诗的人,只身一人踏上当年英雄们走过的漫漫长征路,我清楚地知道,这一路的风雨将伴我一生一世,将成为我一生之中最最重要的一部分。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走完长征路,并且完成了他那部在中国畅销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的中文版自序中写到:“只有亲身走过这段路程的人才能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出长征中的战斗和艰难困苦。”当然,我不是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来描绘史无前例的长征的。但是,只有亲身走一走这段路程的人,用身体和生命去感受现实中的这段路程的人,才能从“长征”中领悟长征。

长征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人类精神中的象征意义,其辉煌所在,决不在乎作家们是否成功地书写,长征就是长征,它的伟大是一座永远矗立着的丰碑,将永远照耀无数的后人,完成全人类所景仰的事业。

谈到长征,不得不谈谈它所体现的民族精神。长征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善于继承遗产的中国人而言,去认认真真地继承一下长征精神,这种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人用五千年时间树立起来的自尊心,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丧失殆尽的时候,在日本人的太阳旗遍布整个华北的时候,中国进行了这伟大的行军,并且十五年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了他所领导的这支队伍成功地完成了使命。这一切对于目前的中国,我想是不会没有启示的。

我们拿什么来纪念长征呢……

我唯一拥有的,只是诗歌。

当与我相识或不相识的热爱诗歌的善良的人们看见这篇短文时,当热爱生活与敬仰英雄的女士们、先生们看见这篇短文时,中国四川南坪,这个偏僻的高原小镇上一位叫龚学敏的写诗的人,以纯真的诗歌的名义,正背着简陋的旅行包,带着心爱的笔和稿纸,在蒙蒙的雨中独自一人,边走边写,边走边为自己鼓掌。

我知道,这掌声只要响起,就会和真正的诗歌一起伴随我的一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