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档新的音乐类节目《声入人心》受到关注。它主打“小众得不能再小众”的美声唱法,可谓阳春白雪。然而,这档节目非但没有“曲高和寡”,反而在收视率和口碑上都取得不俗的成绩。
“高雅”艺术何以能不“高冷”?原因就在于,这档节目通过多元、新鲜、时尚的表现形式,让普通受众不再感到美声唱法“听不太懂、欣赏不来、不感兴趣”,进而理解、接受、喜欢上这种艺术。可见,美声不论多“美”,只有进入受众的审美情境,适应受众的实际需求,才能赢得关注、受到欢迎,正所谓“声临其境”才能“声入人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宣讲与艺术传播有相通之处。当前,一些基层官兵感到理论“高大上”,学习起来不容易理解。那么,如何让大道理避免“曲高和寡”,真正接上地气、走进官兵?能否从《声入人心》这档节目中得到启示?
高雅艺术的普及化,关键在如何“化”;高深理论的大众化,同样如此。“化”,即搞好“理论翻译”,充分运用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阐释理论,把虚的变实,将远的拉近,将繁的化简,真正让基层官兵听得懂、学得进、悟得透。
然而,一些单位组织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对“化”的问题不够重视。有的对中央政策精神不研究、不熟悉,满足于当文件材料的“搬运工”、上级精神的“传声筒”;有的只会埋头念稿子、不敢抬头讲新话,硬是把生动的理论讲得干瘪,把鲜活的道理讲得晦涩;有的对官兵的疑惑和关切心里没数、答不上来,甚至找不到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之间的联系。
凡此种种,皆是理论教育“不临其境”的表现。须知,“桥和船”的问题不解决,“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如果总是居高临下地说教、照本宣科地传达、一厢情愿地灌输、脱离实际地空谈,官兵自然会不认同、不买账,更遑论深入人心。久而久之,不但“和寡”,甚至可能出现“不和”或是“唱反调”的现象。
有人说,世上最难的事有两件:将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将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要想让理论教育达到“声入人心”的效果,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唯其艰难,才需要努力想办法,这原本就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翻开古田会议决议,提及“教育”二字多达35处,并明确了搞好教育的10种教材和18种方法。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理论教育经常是在战斗间隙进行的,加之官兵成分复杂,思想形形色色,连识字的都不多,但官兵视党的理论为信条真理,党怎么说就怎么做。
而如今,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媒体蓬勃兴起,为理论武装工作提供了新的“十八般武器”,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关键在于会不会运用、能不能用好。学者米尔斯曾强调社会学研究需要“想象力”,实际上,搞理论武装同样需要“想象力”。只要不拘泥于陈旧套路,不断更新理念方法,想把理论讲实、讲活、讲新,也未必那么难。
真知深知,才能厚实基础;了然于胸,才能运用自如。面对思想观念多元多样、改革强军深入深化的现实,理论教育者要想成为合格的思想“播火者”,就要心存敬畏、心有高标,要求别人真学真信,自己先要真懂真用。如此,才能不断增强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直抵官兵心田。
(作者单位:中部战区陆军某训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