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语
邓小平同志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国家已经穷了几千年了,如今再也穷不起了。”40年来,广大干部群众风雨前行向着千年梦想,勠力同心这一国家行动,让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这是一言九鼎的承诺书,也是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如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
千年梦想,浓缩于未来的日日夜夜。决战决胜的关口,只要我们咬定目标、合力攻坚,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全面小康的幸福阳光普照中国!
制度助力7亿多人甩掉贫困帽
宽阔平坦的马路,干净整洁的街道,独具风情的民居……站在福建省宁德市赤溪村村头回望,你很难把眼前的一切跟30多年前的贫穷小山村联系在一起。
1984年,时任福鼎县委报道组组长的王绍据第一次走进赤溪村,许多畲族家庭贫困景象让人落泪。后来,他将当地贫困情况投书媒体,引起全国轰动。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启动大规模扶贫开发;90年代,又发布《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3-2000年)》,开启制订扶贫计划的先河;进入21世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两份纲领性文件先后发布,引领扶贫事业不断前进。
一篇文章引发的“蝴蝶效应”,让赤溪意外地走进国家扶贫开发历史。30多年来,从就地帮扶到整体搬迁,再到整村推进精准发力,赤溪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转身。
赤溪村之变,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创新扶贫体制机制,逐步建立起一套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求、细化安排、落实责任,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随后,各级签下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制定一系列配套文件或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中央财政+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体系。同时,加大监督和考核,确保扶贫人力、财力、物力落到实处。
“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如今,一个目标统揽全局,数百子方案开枝散叶,中国特色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制度支撑。
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热潮正起
注册用户突破3400万,覆盖29万个行政村,累计发布帮扶需求近350万条,对接成功220万条……前不久,中国社会扶贫网在京发布帮扶成果,一连串的数字印证了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据介绍,自2016年开通以来,这个网络平台通过爱心帮扶、扶贫众筹、电商扶贫、扶贫展示、扶贫评价五大功能板块,已建立起了开放、共享、共建的“互联网+”社会扶贫生态圈。
“互联网+扶贫”仅是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脱贫攻坚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大合唱”。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已经形成。
据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社会组织超过77.3万个,全国性社会组织共2315个,这些社会组织在资产规模、动员能力、业务素质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多年来,它们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以丰富的形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农业部主管的一些专业协会,从北方当地实际出发,推广科技产业大棚,助力河北省环京津28个贫困县共同参与产业脱贫。
——陕西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模式,先后动员952家社会组织实施贫困帮扶项目800余个,28万贫困人口受益。
——4.62万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精准帮扶5.12万个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安置就业50万人,技能培训54万人次,惠及620多万贫困人口。
……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本月初,“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京召开。很多专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力量已成为脱贫攻坚重要资源,吸引其参与扶贫不但有了现实可能,而且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坚持政府主导战略、实行开发式扶贫方针、动员全社会力量扶贫济困……一项项“中国式减贫”的务实举措,越来越多地获得国际社会认可。与此同时,在我国火热的脱贫攻坚一线,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活水”进一步涌流,热潮正起。
四十载发展厚实攻坚“家底”
今年国庆节前夕,宁夏盐池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西海固地区9个贫困县区中首个脱贫摘帽的县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几年努力,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贫困县摘帽100多个,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我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首先源于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接受媒体采访说,若没有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岁月无声,历史为证。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3.5倍,为大规模减贫奠定重要基础。同时,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进城务工人员超过2.8亿人,优化了社会人力资源配置,为脱贫减贫提供了必要条件。
改革发展,民生是落脚点。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始终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持续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确保发展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即使在今天,面临经济增速趋缓和国内外复杂形势,我国民生改善依旧快步向前,尤其是扶贫领域,仅今年上半年全国专项扶贫支出就同比增长39.7%。
“我国同步推进经济发展与减贫,较好地避免了两极分化的扩大,有效防止了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我国40年前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启动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行动,经济社会发展每前进一步,扶贫标准就提高一次,扶贫工作就推进一步。
未来,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中央财政将新增2140亿元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在刘永富看来,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正是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家底”为脱贫攻坚积蓄了实力,创造了我国减贫事业今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