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工作中,常常发现这种现象:某个战士犯过一两次错误,在带兵人眼里便成了“个别人”,会被认为“一错百错”。一些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鲜明个性的战士,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有“冒泡”的时候,如果仅仅因为一两次失误,就“以偏概全”地给这些战士扣上“个别人”的帽子,容易使他们陷入“破罐子破摔”的恶性循环。这就是心理学所讲的“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以对人或物的片面认知决定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其实质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深刻不透彻,满足于从表象来推及事物的本质,从事物的个别特征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说好就全部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就曾吃过“晕轮效应”的苦头。娜坦丽,当时被公认为“莫斯科第一美人”。她的美丽让普希金疯狂地爱上了她。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结婚后,普希金发现娜坦丽虽然容貌美丽,却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这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应该警惕“晕轮效应”,一旦发现有这种心理倾向,应及时、清醒、理智地进行自我反思,避免产生偏见。
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常常会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领导看到一些青年官兵的个别缺点,或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之余的衣着打扮看不顺眼,就会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而看到某人的字写得好,就认为他思路清晰,办事果断有条理等。总之,这种戴着有色眼镜去判断对方的行为正是陷入了“晕轮效应”的迷宫。所以,带兵人应该克服和避免这种错误的心理效应,尽量避免感情用事,要全面评价每一名官兵,理性和人交往。
古人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带兵过程中的“晕轮效应”是不容忽视的。带兵人心理上的某种偏见,会阻碍官兵的良好发展。因此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不能只满足于表象,而要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内涵。带兵过程中也要防止被第一印象、刻板印象、以貌取人、投射倾向等心理所左右。
晕轮是美丽的,应在其美丽的光环下,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冷静、客观、全面地对待每一名战士,谨防“一俊遮百丑”和“一丑盖百俊”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