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文莱和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并在巴新同建交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晤。习主席此行同APEC成员共商区域经济一体化途径,同东南亚邻国共谋战略合作布局,同太平洋岛国共绘可持续发展蓝图,体现了合作共赢的诚意,为周边国家发展和南南合作带来了新机遇、提供了新动力。
“面向未来,中国将以更负责的精神、更开放包容的胸襟、更高质量的增长,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习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列举了今年以来中国在市场准入、营商环境、进口关税和负面清单方面的重要改革措施,并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大势,进一步指明了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方向和路径。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强权政治抬头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彰显了建设性、负责任、重道义的大国形象。
改革开放不仅创造了中国发展奇迹,也为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今年以来,习主席在多个场合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随着11月1日新一轮降税措施实施,中国关税总水平已经降到7.5%,超出了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国还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新的负面清单,在金融、汽车、飞机、船舶等领域进一步开放。不久前,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行,中国用行动证明了支持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决心。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维护自由贸易体制、重申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等举措,体现出难得的战略定力,为不确定的世界提供了难得的确定性,也让外界更加相信,中国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之源、活力之源。
此访期间,习主席利用公开讲话、会谈会见等场合,阐释改革发展方略,展现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使各方特别是周边国家更加看好中国发展前景,更加期待中国发展机遇。访问期间,中国与到访三国关系定位得到新提升,务实合作得到新拓展。中文同意加快“一带一路”倡议同文莱经济多元化战略“2035宏愿”对接,加快探讨海上共同开发步伐。中菲达成约30项合作协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农业、金融、海关等领域。
坚持同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是中国长期不变的战略选择。互联互通是实现包容联动发展的基础。一段时间以来,受各国互联互通水平的制约,南南合作难以产生突破性进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中国已经同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已经落地生根,为世界经济特别是南南合作拓展了新的增长空间。
此访期间,中国同文莱、菲律宾以及各个建交太平洋岛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各国借鉴中国发展经验,搭乘中国发展快车进一步铺平了道路。2019年4月,中国将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可以预见,中国必将为推进南南合作作出更多更务实的贡献,为有关国家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