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开伞,在离地350米的云底


■林修强  陈  晨

清晨的岭南山区,云雾缭绕,寂静无风。

“云层高度450米,能见度不佳,地面风速小于3米每秒,高空风速8米每秒……”地面气象台向机场指挥所报告情况。

在某军用机场,第74集团军某特战旅百余名特种兵有条不紊展开跳伞前的准备工作。临近预定的起飞时间,低矮的云层却迟迟不见散去,提高了伞降风险等级,对官兵的伞降技术和心理素质是不小的考验。

“云层偏低,更利于伞兵隐蔽突袭,出奇制胜。起飞!”旅长一声令下,队员果断登机。引擎轰鸣中,战鹰腾空而起,直扑数公里外的目标空域。

“这种情况属于复杂气候条件,云层中能见度不到10米,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两伞相插、空中相撞等特情……”有着300多次伞降经验的一等功臣、特战连连长黄鑫告诉笔者,他们此次跳伞采取“高跳低开”的方式,由于云层低于500米,他打算出了云层再开伞。

“准备——跳!”战机飞临空降场,随着投放员一声令下,特战队员鱼贯跃出机舱,在云层中极速坠落、若隐若现。

“全体保持自由落体,穿过云层后再开伞,听我指令!”带队的黄鑫第一个跳出机舱,利用随身携带的通信系统下达指令。

1000米、800米、600米……黄鑫注视着手上的高度计,450米!黄鑫终于穿出云层,但其他伞兵还在云中,此时他还不能打开降落伞。400米!350米!“开伞!”随着黄鑫一声令下,12朵伞花相继绽放在蓝天上。

黄鑫悬着的心稍稍放下,却又遇到一个难关。由于开伞高度过低,留给他们的滞空运动时间很少,要精准抵达着陆点,必须精准控制飞行路线。

“快速加入编队,跟紧前一名!”黄鑫一边操纵降落伞,一边提醒队员保持好队形。转向对点、搓棒稳定、刹棒雀降……凭借熟练的操作,特战队员们一名接一名稳稳地降落在着陆点附近。

安全着陆后,他们迅速隐藏好伞具,按照战斗编组,在高山密林的掩护下,悄然接“敌”……

上图:11月中旬,第74集团军某特战旅组织多种伞型伞降训练,图为翼伞定点着陆训练。张天赐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