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制胜篇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善研战者走在战争之前


■桑林峰

版式设计:苏  鹏、梁  晨
图片摄影:吴李华、奉  雷、李  维、赵丹峰、刘文祥

兵者,研战者胜,知战者赢。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人民军队砥砺奋进、矢志强军的40年。

然而,40年来,我军几乎是在和平的环境中练兵备战的,几乎没打过什么大的战争。“素练之卒,不如久战之兵。”缺少战争环境,如何增长打赢本领、保持制胜基因?唯有研战知战。否则,就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不懂得它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战争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指导战争,就不能打胜仗”。

抵达胜战的“山顶”,研战知战是必须通过的“关口”。从华北大演习,到台湾海峡大演习;从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到全面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40年来,人民军队从未停止过研究战争、研究对手、研究战场环境。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军上下聚力打仗、钻研打仗,积极探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争当现代战争明白人,取得一些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

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军在研战知战上还跟不上安全形势发展,跟不上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演变,跟不上作战对手变化。特别是一些部队对主要对手的作战思想、力量编成、武器装备、文化性格等一知半解,与胜战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严重制约备战打仗的实效。

谁研究战争、洞悉战争,胜利就青睐谁、眷顾谁。战将粟裕,是公认的研战高手,他一刻不停地想着如何攻防、如何制敌,不论是对国民党军队还是日本侵略军,了解得都很深入细致,一生屡打胜仗,被誉为“常胜将军”;新时期的指挥员满广志,把全部精力用在思战谋战上,一谈起外军对手就心明眼亮,一说起战法训法就兴趣盎然,演练场上总能出奇制胜,成为享誉全军的“蓝军旅长”。

现在少数部队备战打仗为什么总在低层次徘徊?重要原因就是研战知战不够,没有形成自己的东西。“强手恐惧的不是对手尾随追赶而是另辟蹊径。”过去,我军在研战知战上走在了对手的前面,因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今天要想胜战,同样要比对手精通战争。战争的法则十分残酷,一天不研究,一天不努力,就会掉队落伍。掉队一天,就会造成“时间差”;落后久了,就会形成“时代差”。一支与敌人有“时代差”的军队,上了战场结果可想而知。

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总是走在战争之前。未来战场,发现即摧毁,开战即决战。不熟悉战争、不熟悉对手,当那一天真的来临,失败就在顷刻间。到那时,再去“临时抱佛脚”,已经晚了。

“对战争预有充分准备并熟知自己在国防工作中的位置的人,是不害怕战争的。”研战知战就是为了更好地设计战争、筹划战争、赢得战争。只有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谋打仗的问题,真抓打仗的准备,克服纸上谈兵的陋习,对不懂的东西抓紧学、抓紧补,才能清楚未来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成为现代战争的明白人,确保我军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